PM2.5监测技术研究现状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PM2.5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1、PM2.5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就把PM2.5列为国家标准污染物,对其进行常规监测并且向公众报告监测数据[5]。这些国家在监测技术、仪器指标、测定方法和质量标准有相应的规定,使得他们对PM2.5的监测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我国在2012年2月29日颁布了新的空气质量标准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并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6]。

2011年,我国颁布了《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618-2011)。它也是我国的PM2.5监测的标准方法,其他任何的自动监测方法必须与它进行比对,取的满意的结果之后才能被用于监测工作[7]。虽然这是标准测量方法,但是测得的数据缺乏实时性。所以这种方法不具备很好的实用性。因此,PM2.5的监测应当采用自动监测方法来适应各个方面的需求。目前,我们所知的常用的PM2.5自动监测方法包括β射线法、光散射法、振荡天平法等[7]。与我国手工标准监测方法相比较,β射线法联用动态加热系统的PM2.5自动监测仪以及振荡天平法联用膜动态测量系统的PM2.5自动监测仪具有比较好的可比性[8]。另外的方法和我国手工标准监测方法相比来说较差。

在英国,重量法、β射线法和振荡天平联用膜动态测量系统法被空气自动监测网(AURN)用来进行PM2.5的监测[7]。其中重量法是参考方法。一些研究显示,标准振荡天平法虽然不符合欧盟的方法要求但仍然被广泛使用。这是由于用这种方法可获取瞬时连续的数据。在美国,2008年之前主要使用滤膜采样法进行监测;2008年美国EPA第一次批准了PM2.5的自动监测方法为等效方法,自动监测方法开始逐步应用于国家监测网中[7]。

2、路径规划研究现状

车辆定位导航系统一般是由定位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路径引导、路径规划、导航电子数据库、地图匹配、地理信息系统引擎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等八个部分组成,其中,路径规划部分用来帮助驾驶员选择最为合适的行车路线[9]。为了满足人们多样的出行需求,很多指标都可以作为优化标准。如距离和时间等。在研究过程中,一般都是利用图论来研究路径规划问题,所以路径规划问题也就转化为最短路径问题[4]。道路交通网络,根据路段阻抗是否会随时间变化而分为动态路网和静态路网。现在基于静态路网的最短路径算法已经非常完善。1958年,Bellman率先研究了最短路径问题。1959年,Dijkstra提出了著名的Dijkstra算法,该算法需要搜索网络中大量节点。1962年,Ford提出了Ford算法,可以解决路网边权重含负值的情况下的最短路径问题[10]。Dijkstra算法和Ford算法是最短路径问题中最经典的两类算法[11]。1968年,Hart等提出了著名的A*启发式算法。1982年,Denerdo提出了最短路径问题的动态规划算法。1996年,Cherkassky等对已有的17种最短路径算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算法性能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基础。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