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记》人物的死亡意识(3)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史记》人物的死亡意识(3)


相比较而言,汉高祖刘邦面对死亡则要淡然的多,他说:“吾以布衣持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刘邦的生死观念,很符合儒家荀子的理念,荀子在《天论》中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而不是违反它,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就称得上了不起的人了。刘邦认为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是天命的安排,而死亡是自己命运的必然归属,所以他不求长生不死,而是顺应自然规律,坦然地面对死亡,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
二、死之高贵
死亡或存在?常人在面临这个终极问题时,总是难以抉择。在“生”与“义”不可得兼时,人们往往需要通过价值比较权衡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这个过程是相对痛苦和艰难的。只有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其举手投足之间已与自然之道合而为一,才能在这些常人纠结的问题上游刃有余,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圣人。《仲尼弟子列传》中的孔子便达到了这种境界,凡言凡行合乎道,为弟子乃至后世人们树立了道德典范,乃至他死后他的弟子整理他的言论写成《论语》流传于世,真正实现了立德的人生价值。
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写伯夷和叔齐之死,体现了他们耿介不俗,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的精神。武王伐纣,原本是正义之举,而他们却在半道阻拦,人们都说这二人的行为乃是逆时代潮流,一言忠君守礼,是迂腐的表现,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在儒家看来,他们的行为恰恰正是“仁”的表现,他们反对的并非是周武王,而是“以暴易暴”的战争,这正符合了儒家“仁政”的观点。
《论语•卫灵公》宣扬“杀身以成仁”,认为死亡并非无意义的肉体消亡,而有更大的价值存在,那就是“仁”。[4]伯夷叔齐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牺牲自己的肉体,这种超越死亡的人生价值与儒家立德之说不谋而合,所以孟子也称他们为圣人。死亡对于这些圣人来说,并非是难以抉择的痛苦,而是合乎道的自然之举,他们的行为为后人所称赞和效仿,所以他们的死亡也显得更为高贵。
三、死之抗争
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里说:“悲剧总是有对苦难的反抗。悲剧人物身上最不可原谅的,就是怯懦和屈从。”[5]《史记》中不乏与命运抗争的英雄人物,却没有谁能比项羽的死亡更加悲壮。从当年意气风发的西楚霸王,到后来乌江江畔的落魄项籍,项羽是最大的一名悲剧英雄。司马迁在描写项羽东城战败,被围垓下,四面楚歌的情景时,极力渲染了项羽死亡的惨烈,面对最后的失败,项王发出“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的感慨,这是对命运反抗的吼声。
与项羽相似的还有田横之死,他不愿与刘邦为伍,就对门客说:“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而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矣。”于是割下自己的头让门客送给了刘邦。这种血淋淋死亡形式,是田横对命运做出的最后抗争。“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他们的死亡赤裸裸的暴露在作者的笔下,给读者留下触目惊心的印象,而他们至死反抗的精神战胜残酷的现实,为历史所铭记。又如孔子,司马迁写他一生困顿、潦倒,但他百折不回,为实现其政治理想到处奔走游说,“皇皇然若丧家之犬”,是一个以韧的精神与命运抗争的英雄,司马迁破格升其为“世家”,并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