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泗州戏的艺术特色及保护与传承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探析泗州戏的艺术特色及保护与传承

摘要: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发展中,戏曲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入人心的演绎成为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众多的戏曲艺术中,泗州戏以独特的“拉魂腔”调,广泛流传于苏北地区。但在各种文化艺术潮流盛行的今天,泗州戏在保护与传承上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为了使泗州戏能更好地传承下去,不得不加大对泗州戏的保护措施。29367
毕业论文关键词: 泗州戏 艺术特色 保护与传承
引 言    1
一、泗州戏概述    1
1.泗州戏历史源流    1
    2. 泗州戏独立形成的重要阶段    1
二、 泗州戏独特的艺术特色    3
1.泗州戏艺术表现形式    3
2.泗州戏里的弹拨乐器    4
3. 泗州戏独特的地域性语言特色    4
三、泗州戏主要优秀剧目及传承人    5
1.泗州戏优秀剧目    5
2.泗州戏主要传承人    6
四、 泗州戏生存现状与保护措施    6
1.泗州戏当今生存现状    6
2.泗州戏的保护措施    7
结语    8
引 言中国戏曲艺术,最早追溯到原始歌舞时期,它的发展历程已有八百多年,现今所记载的在剧种已经达到300多个,尤其是后来地方戏的蓬勃发展,让中国戏曲艺术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瑰宝。泗州戏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从它的发展到壮大与当地人们的生活和习俗都是分不开的。泗州戏起初是以独特的拉魂调流行在苏、皖、鲁地区,所以,人们对这种能够拉人魂魄的唱腔魅力非常喜爱。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一些外来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占据社会的主流地位,让泗州戏在传承方面受到严重考验。所以,在探讨如何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泗州戏之前,我们必须要对泗州戏的艺术特色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以及对它的过去和现状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并如何在后期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一、泗州戏概述
1.泗州戏历史源流
泗州戏的历史源远流长,从乾隆年间(公元1736),距今发展已有两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根据老一辈的泗州戏艺人口碑材料来看,泗州戏创始人为丘老。乾隆年间,现今的江苏泗洪广泛流传着秧歌号子和猎户这两种民间曲调。经过三位民间音乐爱好者张老、丘老、葛老的记录、收集、整理,到最初的完善,取名为“拉魂腔”,后来,张老、丘老、葛老由于生活上贫困,不得不到处流浪,在流浪期间主要以卖唱来解决温饱问题。最终,丘老漂泊到淮北一带(现今的泗洪县在55年前为安徽所辖),经过收集整理当地的民歌小调、赶脚号子、妇女哭腔等,并把她们融进“拉魂腔”使其得以丰富。后来经过不断创作、改善、整理和演唱,“泗州戏“逐渐分成三路,分别为北路的柳琴戏(徐州以北鲁南)、东路的淮海戏(泗阳东至连云港)、南路的泗州戏(以苏北,皖北之间),南北两路戏曲风格很相似,南路艺人大多是古泗州人,在唱腔上有“泗州调”的唱法,所以在1952年被正式命名为泗州戏[1]。
2. 泗州戏独立形成的重要阶段
    拉魂腔经过发展演变到正式定名为泗州戏主要历经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说唱阶段”。早期“拉魂腔”说唱是以民歌、小调为基础,起初的艺人主要以“唱门子”为生,音乐既无伴奏,也没行头和道具,只有梆子是为了把握节奏用的,说唱的内容大多都是生活小篇子。随着后期发明的自制土琵琶(即柳琴)使泗州戏的演唱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