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2)


4. 实证结论    11
五、 对商业银行面对金融脱媒时的建议    12
(一)调整经营机制,转变经营理念    12
(二)全方位创新    12
(三)全力应对互联网金融    13
(四)健全体制体系    13
优尔、 结论与展望    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 引言
20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是第一个出现金融脱媒的国家,紧接着其他的西方各国也陆续产生这一经济现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加上我国的特殊国情,使得金融脱媒在我国呈现出长期性、反复性以及传染性等特征。广义上金融脱媒指资金的供给方避开金融中介直接与资金需求方进行资金往来,而狭义上的金融脱媒则把其中的金融中介范围缩小到银行系统。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是后者。
金融市场在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必然会经历面对金融脱媒的时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趋利性,即政府在对市场的干预过程中,由于利率管制带来的收益率下降,分布在市场上的大量流动资金为了保证较高收益率而倾向于避开商业银行这一渠道,选择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进行企业融通资金。同时散布在市场中的众多资金需求者更多地选择在资本市场中以发行债券、股票等手段获得所需要的资金,而不是一地向商业银行寻求贷款。相应的,全国居民也不再像原来那样只把钱存在银行,而是开始投资证券市场,来购买债券、股票等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近几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伴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受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是利率受到中国政府实施的市场化管制,结果造成商业银行的各项存贷款业务均受到巨大冲击。中央银行于2014年11月和2015年3月的连续两次降息政策,将存款、贷款基准利率分别大幅度下调至2.5%和5.35%。而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更多的资金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改变了许多居民的结算习惯和理财行为。
所以说本文希望通过实证研究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就是商业银行如何在行业内外的双重压力情况下不断弱化金融脱媒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