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利息收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分析(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非利息收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分析(2)


如何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是一直被学者们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那么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在当前全球银行业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在确定非利息收入为商业银行转型改革目标的发展方向之后,研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不仅对我国商业银行制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于政府监管部门而言,它们对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采用怎样的监管政策也需要有此依据。
本文选取12家中国商业银行2007年到2015年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对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现状进行总体描述分析;第三部分为实证分析,包括样本的选择、指标的选取、变量的定义、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等;第四部分为研究结论和建议。
二、 理论与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国外学者的研究起步较早,随着非利息收入业务逐渐受到银行业的重视,非利息收入逐年发展,由此非利息收入的规模不断增大、占比不断增加,导致现有文献出现两种观点,而这两种观点是完全对立的:第一种观点认为,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业务可以实现业务结构多元化降低经营风险;第二种观点认为,非利息业务本身具有的高波动性会使银行收益不稳定从而使银行的风险升高。对于以上两种观点,本文查找了相关文献及学术期刊,进行如下叙述:
1.非利息收入有利于分散银行经营风险
在研究早期,尤其是1989年之前,由于银行数据难以获取,学者们大多釆取模拟合并的方式来研究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Wall和Eisenbeis综合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进行研究,指出由于这两个因素之间成负相关关系可以降低银行风险,并且可以缓解利息收入自身的波动性[1]。Boyd采取合并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的方法,指出当非利息收入占比不高的情况下具有风险分散效应,同时可以降低利息收入的风险,银行的经营风险也会随之降低,但是非利息收入在规模较大时并不对其具有显著影响[2]。
下一时期的学者们主要通过运用资产组合理论,研究得出的结论大多是如果银行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那么银行可以通过实现业务多元化可以分散银行的经营风险。Rose通过研究银行和其他金融合作公司,指出银行增加业务多元化能够降低经营风险[3]。William和Templeton也得到了类似结论,他们运用市场数据和风险指标,通过资产组合理论,证明银行业务多元化能够分散风险[4]。Gallo选取1987-1994年的美国多家银行的季度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指出银行投资开放式基金能够增加其收入,并且能够降低经营风险[5]。Smith和Wood选取欧洲多家银行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通过研究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各自的波动性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指出虽然非利息收入具有更高的波动性,但是在资产组合理论支持下,由于利息收入与其之间的相关性成负相关,反而能够降低银行风险[6]。Albertazzi和Gambaeorta通过金融周期性理论,指出在不同周期下银行发展不同类型的非利息收入可以降低经济周期性的影响,从而在整体上分散银行风险,拉高银行的经营效益[7]。Barry和Laurie通过研究银行的多元业务对风险的分散效应,指出银行业务结构层次增加可以分散银行整体的经营风险[8]。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