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行为舆论引导中的不足(2)
时间:2017-02-04 16:31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关于行为舆论的研究,在我国最早是陈力丹在《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提出的,“可以将舆论划分为三种基本的形态,即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潜舆论包括没有公开表达的信念和感受到却不易捕捉的公众情绪;显舆论是相当数量的公众以各种公开的方式表达对事件或人物的态度,具体表现为利用语言等符号表达情绪、态度和意见;行为舆论则指主要以行为的方式表达的舆论同时还夹杂着语言和文字的显舆论表达,既有情绪性的表达,也有公开的言语。” 一、钓鱼岛事件中我国政府的行为舆论引导 政府的行为舆论引导能力对于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一个网络通讯盛行的时代,一条微博,一个短信,一个论坛的留言都可能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行为舆论。2012年围绕“中日钓鱼岛争端”而引发的一系列保钓事件对中日两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我们国家,面对汹涌而至的保钓热情,不断升级的保钓行为,政府的行为舆论引导能力面临极大的考验。从钓鱼岛事件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政府在引导行为舆论方面的一些特征。 (一)8月16日至8月19日——分离法的运用 分离法是指,当一场行为舆论已然爆发之时,政府将自己处于一个与事件相分离的位置,表面上不参与到事件之中,不对事件加以指导。 在钓鱼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是做了大量舆论引导工作的。表一的数据表明,从5月到9月,《人民日报》上关于钓鱼岛事件的报道一共有79篇,其中5月份的日均报道量为1篇,6月份,略有上升,日均报道量为2篇,7月份的日均报道量上升至8篇,8月份的日均报道量继续上升为10篇,到9月份,日均报道量猛增到58篇,这一个月的上升幅度为60.75%,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对钓鱼岛事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9月10日,日方冲破了中国的底线,发表了所谓的购岛申明,对此,《人民日报》在9月11日到9月20日这段时间发表了《日本自民企图立法推动强取钓鱼岛》和评论《日本“购岛”闹剧当休矣》等文章形成了针对钓鱼岛事件的报道强势。随着双方对峙的持续,在9月中旬和下旬《人民日报》继续加大报道力度,极大地顺应了民意,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 表一:《人民日报》钓鱼岛争端报道的数量分布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合计 1 2 8 10 58 79 1.27% 2.53% 10.13% 12.66% 73.41% 另一个方面,政府对钓鱼岛事件中行为舆论的态度却鲜有表达。关于打砸事件的报道,目前能找到相对较早的是中国青年报在2012年8月20日发表的文章《打砸日货很愚蠢 影响中国形象》。“日本政府及某些右翼分子对待钓鱼岛的态度,激起了中国人的强烈愤慨,很多年轻人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不满。19日上午,北京、济南、青岛、广州、深圳、太原、杭州等中国10多个城市均有规模不一的群众聚集、游行,高喊抵制日货的口号,抗议日本右翼分子当天非法登上中国的钓鱼岛。”②在这篇报道中我们看不出政府对这次打砸事件的意见和态度。虽然打砸事件在民间已经被吵得沸沸扬扬,但是中央政府始终处于一个与事件分离的状态。 (二)8月20日至9月13日——隔离法的运用 隔离法在行为舆论引导中的运用,就是将一场极热的事件与大众舆论隔离开来,与国家性质,重大决策问题隔离开来,以便单一且孤立的看待这个问题,使其不至于扩大化,影响到其他的决策,使其达到一种真空处理的处境。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