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因情复生”现象研究(2)
时间:2018-10-28 15:27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聊斋志异》的第一篇《考城隍》便叙述了宋焘因家有七十老母无人奉养,而复生赡养母亲,待母亲去世后再赴任冥界河南城隍一职。古人常说“忠孝不能两全”,而宋焘在为官和尽孝中选择了后者。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因赡养父母或为父母守孝而辞官回乡的故事,《考城隍》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做是对这类故事的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即为劝诫世人奉行“孝”的伦理规范。与《考城隍》类似的篇章还有《耿十八》,耿十八在死后,“顿念家中,无复可悬念,惟老母腊高,妻嫁后,缺于奉养;念之,不觉涕涟。” 他的这种“孝”的精神感动了东海匠人,帮助他跳台逃跑,最终死而复生。由此可见,蒲松龄对赡养父母格外重视,“孝”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主要规范之一,指能养亲、尊亲,赡养父母是古人“孝”的最低标准,这不仅是中国古人在伦理道德上的要求,也是人们在法律上的责任与义务。而同父母之间的感情并不以人间或是阴间、活着或是死去为界限,鬼神面对这种浓烈的情感也会为之动容。 兄爱弟敬、一门和睦同样是中国伦理道德中的重要内容,与父子、母子之间的感情不同,兄弟之间的感情可能因为嫡庶之别或是生母养母而更为微妙。中国古代的这类故事中既有以家中男儿被继母之子排挤陷害为主题的,也有表现异母兄弟之间相亲相爱。《张诚》所讲述的便是后者,张讷与张诚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因继室牛氏性情凶悍善妒,张讷常被责辱,但这并未影响兄弟二人间的感情,二人经常彼此帮助。在张诚被老虎叼走后,张讷自责不已,“以斧自刎其项”、“不食,三日而毙”(172页),死后却被告知张诚尚在,自己也得以复生,最终一家团聚。《湘裙》写晏伯、晏仲兄弟友爱,晏伯夫妇早卒无嗣,晏仲希望妻子能够生二子,使其中一人为晏伯后,然而妻子生一子后亦死。在晏仲偶然进入阴间后,得以将晏伯在阴间的幼子带到阳间,对其视如己出,悉心教导,希望帮兄长绵延子嗣。而后晏仲因受女鬼所惑,冥然就死,晏伯则怒斥女鬼,千方百计使晏仲复活。小说通过佛教中地狱轮回观念,宣扬兄友弟爱的情谊可以打破阴阳的阻隔。在《湘裙》的末尾,蒲松龄评价:“天下之友爱如仲,几人哉!宜其不死而益之以年也。阳绝阴嗣,此皆不忍死兄之诚心所格;在人无此理,在天宁有此数乎?地下生子,愿承前业者,想亦不少;恐承绝产之贤兄贤弟,不肯收恤耳!”(942页) 由此观之,在蒲松龄的思想中,亲情所占的比重很大。亲情作为家庭伦理道德的基础,同时也是“孝”的起始点,孟子提出:“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父母兄弟间的亲情之爱,是人们本性的一种自然流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超越历史的永恒情感。 (二)爱情 爱情在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明末清初经过汤显祖、冯梦龙等人的创作发展为“至情论”。汤显祖在《牡丹亭•作者题词》中对“至情论”有这样的阐述:“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乃可谓有情人耳。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这使得杜丽娘的形象深入人心、经久不衰。而在《聊斋志异》中也有着诸多因为爱情而死又因爱情而生的篇目,诸如《娇娜》、《画皮》、《莲香》、《阿宝》、《鲁公女》、《连锁》、《连城》、《封三娘》、《花姑子》、《小谢》、《梅女》、《晚霞》、《伍秋月》、《白秋练》等。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