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约》栏目看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3)
时间:2017-02-07 13:14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由于电视对农节目的受众群体具有以上几个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对农节目在同类电视节目中具有特殊性。虽然目前我国中央、省级、地市级电视台都开设了不同类型的对农节目,但由于电视对农节目的制作者并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受众群体的特点,因此也就出现了一些农民朋友并不喜欢看的电视对农节目。 二、我国电视对农节目缺乏创新的主要表现 农村收视市场的广阔性预示了对农节目有着灿烂的前景,但目前农村的收视市场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大部分对农节目没有新鲜感,缺乏创新动力,节目内容乏、表现形式僵化、传播方式单一,甚至于体现农民特点的话语体系缺失,这是电视对农节目必须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一)节目内容乏 电视对农节目的价值在于服务三农,根本任务是向农民普及新的观念、传递致富信息,进而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群众走上富裕的道路。所以对农节目应以展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为主要内容,选材要贴近“三农”问题,凡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都属于节目的选材范围。但目前很多电视对农节目内容空洞乏,普遍“农”不足,很难传达出有效的信息。也由于一些对农节目的工作者大多来自城镇,对“三农”问题和农村受众缺乏了解,使得部分电视对农节目在内容的选题方面比较狭隘,并没有贴近农民生活,也无法满足农村受众的需求。比如一些传播农业致富信息和农业科普知识,节目的讲解教条化,内容枯燥单调、空洞乏,整个节目都充斥着一种空洞、僵化的道理。有些节目过分关注生产问题,对于农民的生活问题以及其它方面的问题缺乏关注,无法反映农村生活的实际,更不能满足广大农民朋友的需求,致使农民难以理解接受。还有的节目以领导为中心,整天围着领导转,到处都是领导发言,或者是领导参加某个会议,领导视察农村和慰问农民等等。即便是一些市县级的电视对农节目,也没有充分发挥针对性强和接近性强的地域优势,没有展示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帮助农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逐渐沦为领导展示“个人风采”的舞台。 (二)农民式话语体系缺失 “语言是人类沟通和交流的工具,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人语言特点各不相同。对农电视节目要办成农民愿意看、喜欢看的节目,就要从农民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说他们听得懂的话、感兴趣的话。” 农民式话语体系就是乡土气息浓郁、贴近农民生活的语言。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电视对农节目并没有考虑农民的接受能力,特别是农业科技信息类节目的专业色彩过于浓厚,节目中的专业术语导致了农民对节目内容一知半解,从而也降低了节目的传播效果。在当前的电视对农节目中,无论是主持人的语言还是嘉宾的谈话,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规范的书面语言和时髦的专业术语。节目中使用这些规范的专业术语,很多农民受众可能都不明白节目表达的是什么内容。这种正规的话语体系还会给农民受众造成一种“家长”的口气和所谓的“专家架子”。因此在对农节目中,在介绍新品种、新技术、新产业时要少用书面语言、技术术语,多用农民容易接受的口语。要让农民受众听得懂,明白节目在讲什么,农民受众喜欢看这个节目了,节目的收视率也就上去了。 (三)表现形式僵化 农村受众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电视对农节目的传播效果。目前电视对农节目传播形式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形式呆板。电视节目的艺术表现形式有访谈式、资讯式、播报式等。但多数的对农节目大都采用播报式、讲解示范式。农民受众的知识水平虽然较低,但他们并不喜欢那些严肃的农村新闻播报形式,当然也不喜欢那些板起面孔说教,生硬灌输、严肃认真的讲解示范式。二是同质化现象严重。从中央电视台的《致富经》开播引发一系列的对农致富类栏目,比如《致富能手》、《致富情报站》、《致富方略》、《致富山海经》、《致富招招鲜》等等。一时间致富信息类的节目层出不穷,节目失去了个性化和创新点。三是主持人和记者缺少乡土。有些节目的主持人来自城市,对农村的生活缺少一定的了解,记者到农村采访是一幅西装革履似的打扮,说着一口标准且生硬的普通话,使农民朋友缺少亲切感。四是多数电视对农节目在时间编排上有些不当,农民的收视习惯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差异性。不少省级卫视的农业节目设置为周播栏目,首播多安排在晚上九点半以后,与农民观众的作息时间错位,严重影响了传播效果。电视对农节目应根据季节的变化适当地调整播出时间。“农民喜欢和乐于接受的节目形式是:有朴实的形式,农民熟悉的通俗语言,给人以亲切感;有强烈的现场感,有科技人员、致富带头人的现身说法、现场讲解示范;寓教于乐,既能增长知识,又能调节生活。” 所以电视对农节目也要注意画面的精美、形式的活泼、语言的生动、主持人的亲和。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