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吕剧的历史传承与发展现状(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黄河三角洲吕剧的历史传承与发展现状(2)


二是1966年到1978年,吕剧发展停滞。受“文革”影响,吕剧的发展遭到了严重的阻碍,发展进入低潮阶段。
三是1978年以后,吕剧再度辉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吕剧恢复了原有的发展风貌,并且不断改革创新,促进了吕剧的蓬勃发展。
(二)吕剧的主要地域流派
所谓流派,是指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因其鲜明的特色而形成的, 并被观众认可的群体。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程度等都会对吕剧流派的形成产生影响,从而使吕剧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特征。本文将从地域概念的角度对吕剧的流派进行划分并分析。
1.故乡派:即20世纪初期出现在吕剧的发源地—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一个流派。当地艺人根据最原始的环境,借鉴其他兄弟剧种的长处、创新原有的剧目而形成的充满乡土气息艺术流派。代表人物有时殿元、孙中心等。代表作品《王小赶脚》。
2.典范派:典范派是相对成熟的流派,对故乡派和胶东派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流派是建国以后文艺工作者以故乡派吕剧为基础并博采众长,从而发展起来的。典范派创作出了许多经典作品,如《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等。
3.胶东派:这一吕剧流派是由胶东地区的蹦蹦戏和前面两个吕剧流派相互融合而形成的。蹦蹦戏又是由山东琴书发展变化而来,三者本同源,故胶东派又名“新生典范派”。这一流派创作出了许多极具胶东特色的吕剧作品,如《泪洒相思地》、《双玉婵》,使得这一流派大放异彩。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