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动物《给它一个家》导演作品阐述
时间:2018-12-04 11:45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摘要:本纪录片主要通过记录志愿者帮助流浪动物找到一个家而进行的活动,以及她们与流浪动物的日常突出她们对流浪动物的爱,将领养动物与未领养动物形成对比,呼吁人们关爱流浪动物,用领养代替购买,对所养宠物负责,给它们一个温暖永远的家。31086 一、选题背景 (1)同类主题作品比较 在国内关注流浪动物的纪录片并不是很多。相比于猫狗这类流浪较多的伴侣动物,纪录片更愿意展现国家珍稀动物的保护。纵观国内流浪动物纪录片,比如《三花》,讲述的是一群上海志愿者拦截一辆贩卖猫的车辆,从而追逐到这群猫怎么来的到哪里去的事件。拍摄历时三个多月,动物被虐杀场面残忍而真实,但由于纪录片内容较为敏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只有少部分关注流浪动物的人知道。其余的这类纪录片有通过一个人与一个流浪动物的故事,或者以流浪动物视角讲述故事的《流浪者小黄的故事》,但都是浅尝辄止。纵观世界,大多都是描写关于动物与人之间感情的纪录片或电影,并没有正面去表现或反映这个问题,记录一群为了流浪动物而不停奋斗的人的也少之又少,这类人通常也不被社会所理解和认同。日本有一个关于流浪动物的纪录片《狗、猫、人》,讲述的是流浪动物的处理过程,导演历时4年拍摄完成,由于话题敏感,网上已搜索不到相关视频资料。由于中国还没有完善的动物权利保护法,这类题材的作品在当今的中国还是比较敏感和谨慎的。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流浪动物。 (2)国内动物题材纪录片分析 中国动物题材纪录片多围着“中国动物题材纪录片多围着“人”在打转,这是由动物题材纪录片的创作难度所决定的。拍摄一部动物题材纪录片周期长、投资大、成本回收慢,还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再加上目前国人的动物观还不完善,许多投资机构对此都望而却步,像《森林之歌》这样能与国外“自然环境类”纪录片一较高下的优秀作品,如果没有国家林业局的1000 万元投资,是谁都不敢想象的。因此,以中国纪录片人现有的创作条件和还未形成风气的动物保护观念,动物题材纪录片中人文化选题还将长期占主导地位,这确实也不是靠纪录片人自身力量就能够轻易改变的。 (3)自身选题分析 自己本身非常喜欢动物,每次遇到流浪动物,因个人力量有限总会力不从心。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了徐州小动物救助中心,在这里做了两个月的义工,中间经历了很多事情,从中了解了她们这群人的努力与坚持。首先因为自身的喜欢而想去拍摄,其次因为这群人的努力和执着的精神让我感动。所以我想以这个题材为主题,拍摄记录出我想记录和表现的画面。 在此之前,我也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流浪动物的纪录片,记录救助者与流浪动物,领养人与流浪动物之间过程的也不多,但我在救助中心的两个月见到最多的便是这两拨人的相互配合、帮助、磨合,正因为这两群人的相互联系,流浪动物才得以有了一个家。 二、主题意义 作为纪录片,我首先是用我的眼睛去记录所有的事实,因而我才能拿起相机去记录这所有的一切。眼睛看到的并想让所有的人都能看到,这便是感情的冲动和期待。 本身自己对动物就有极大的爱心和热情,在进入救助中心后的日子里,不仅体会到救助的不易和艰辛,也体会到流浪动物们生存状态的危机。大街上满地跑的名狗和家养的名猫背后,也有虐杀。很多救助过来的流浪动物,大部分都是被主人遗弃或者虐待。每当看到这些被伤害的动物,总是想要呼吁大家保护动物,或许你对动物没有感情,但请尊重生命。动物不像人一样可以直接用语言来讲述自己的需求,但它们同样需要温暖,需要爱护,需要表达自己。救助中心的人们在做的就是努力帮助这些流浪动物找到一个幸福温暖的家。每一个救助人都把动物当成自己的孩子来保护。拍摄这个纪录片就是为了记录这群人的努力和流浪动物的现状并呼吁人们关注保护流浪动物,给它们一个家。一个城市流浪动物的多少,也反映了这个社会的人性。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