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狂人日记》的第三世界文学特性(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浅谈鲁迅《狂人日记》的第三世界文学特性(2)


如果用阿基米德定理来形容的话,那么东方主义者认为西方是一个支点,它可以动摇甚至操控东方的发展趋势。西方的意识形态在文化的侵略中逐渐归化了非西方的文化。对于东方的描述,西方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模式化的思想,东方主义是西方对东方的一种想象下的产物,是西方自身所虚设的一个不存在的物体,因而这个对象是不存在的,它只是西方一部分人希望东方所呈现出的形象,是西方意识形态的表现,并不是东方的真正面目。西方“旅行者”对东方的描述以及他们所积累的东方素材,全都是那些未与东方有任何直接接触的各种类型的西方人所提供的想象、思考,他们甚至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本土。在东方的描述中,那些渊博却无知的想象凝结在西方自我意识中,成为他们信息指令系统的基础,这是东方主义原则的主要部分。东方作为一个不连续的范畴,对西方人自身及其社会的自我具有反思的效用,但对于西方学者而言,东方是外在的,与西方是分开的。东方主义者的东方是一个虚构的赝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想象的概念需求。通过东方,西方说明了其自身的存在,并验证了自身的时代关注。马可波罗游历中国之后回国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描述了有关东方的繁荣,甚至夸张的说东方遍地都是黄金,这些富丽堂皇的繁荣景象也许只是他头脑中幻想出来的,是其意识形态的表现,并不是真正的东方景象。同时在这种一厢情愿式的臆想和偏颇中,东方主义者采用了夸张式的手法,对东方也进行妖魔化的处理,这些暗示了在西方中心论的霸权模式中,西方文明缺乏包容性的平等和开放性的交流,它只是东方主义者对东方的一种近视想象的歪曲图像。东方主义者所描述的东方是西方学者臆想出来的,它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用文字记载下的有关他们自己头脑中的主观想象。东方主义者构建出来的东方形象,可以是被爱的、被虐的,也可以被塑造、被管理、甚至被消灭,它就像一个孩子般的实体,永远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