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文人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文人

[摘要]:本文首先将小说中的文人依据不同的社会地位分为三类:官员、学者、书生,整体框架就是根据这三类文人来构造。本文分别对不同的文人进行细致的分析,论述每类文人的形象及作者塑造他们的目的。最后,本文重点探讨三类文人各自所要表达的作者的情感,简单归纳:期望、怀旧、批判、寄托。31860
[毕业论文关键字]:《阅微草堂笔记》 三类文人 :官员、学者、书生
《阅微草堂笔记》为清代纪昀晚年所著的笔记小说,始于乾隆五十四年,成书于嘉庆三年,历时九年有余,原书共二十四卷,近一千二百则故事。其中,涉及文人的约占篇幅的十分之一,但大多是表明对文人的批判。然而,在批判之余,纪昀还表达了许多不同的情感。小说中读书人形象众多,本文根据他们的社会身份,大致分为三类:官员、学者、书生。
一 官员
纪昀在乾隆五十年始出翰林,出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先后担任过都察院左都御史、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兼教庶吉士、大学士、太子少保等官职,可谓是久经官场,深知为官之道。也正是如此,他的小说中具有众多对官场的描写,如《太学生穷追新太守》中,太学生结交太守未果,“乃狼狈而归,惘惘如梦者三日”。《滦阳消夏录》中借刑律诉讼“善巧取人财”的“献县吏王某”等等,这些官员多是纠葛在世俗名利中,追名逐利是他们最主要的特点。因此,作者纪昀塑造的是一群追名逐利的官员形象。
小说中谈到诸多官员的日常生活,作者对其的讽刺态度也是从日常的生活中展现的。《滦阳消夏录》中就有众多官员的形象,担任知州的平原董思任,表面是个好官,实际“爱民乃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而狐精不避他。献县县令明公晟,想申雪冤案,“而虑上官不允,疑惑未决”,反而受狐鬼斥责,“身握事权,束手而委命,天地何必生此才,朝廷何必设此官乎”。自以为做善事的“额都统”,受指责“姑容墨吏,自以为阴功,人亦多称为忠厚。而穷民之卖儿贴妇,皆未一思,亦安用此长者乎?”《滦阳消夏录》中记载的官员故事众多,作者以此抨击官场黑暗的同时,又展示了在官场交际中官员们对名利的痴迷。如《太学生穷追新太守》未果,“乃狼狈而归,惘惘如梦者三日”。《翰林某公》拒“馈赠”后的“徘徊厅事前,怅怅惘惘,若有所失”。据此看来,这些做官的文人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追求名利,对功名利禄的的追逐几乎成为了他们的本能,这也是作者极力排斥与讽刺的。
塑造这样一群追逐名利的官员,作者所要反应的是一个物欲横流、利益交织的政治现状。官员身处其中,为了官位、权势而不断斗争。清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由于满族统治者“满汉一家亲” 的策略,众多汉族人被重用,随着大量汉官的出现,整个朝廷表面上呈现满汉臣相争的局面。但事实上,乾隆帝采取的是“内满外汉”的政治手段,看似是满汉共治的局面,根本上却体现了对汉人的不信任。乾隆时期的军机处,比之初创时更加的强化与正规,已然成为政治领导中心,其组成人员可以看成是乾隆帝最为信任的人。可是,军机处的组成人员以满族为主,即使多次调整,最为主要的领班大臣始终由满族占据。在这样一个大的政治环境下,文人们无法消除统治者的不信任感,以往单纯的孤高隐士也要不时地做些溜须拍马之事。作者纪昀,也不能免俗。乾隆帝晚年自诩“十全老人” ,颇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大臣稍有拂逆便发雷霆之怒。因此,伴随此时的乾隆,纪昀不得不小心谨慎,其所留存的《纪文达公遗集》 中充斥着大量应景、颂谀之作,大概也会不得已而为之。同时,在乾隆编纂《四库全书》 的政策之下,文人纷纷响应,表面上促进了当时的治学风气和文化思潮,文人看似有了更为高的地位,但实际确实统治者给文人带上的一道枷锁。《清代野史》 中到,“朕以汝文学优,故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汝何敢妄谈国事。”可见,许多汉族的有才之士被安排到了著书的行列,真正在治国领域,汉族官员却不受统治者的信任。这种对汉族文官的不信任极大地促使了汉族官员与满族官员的利益斗争,汉族官员不断的寻求更高的地位,而满族官员极力的打压。两个不同民族的官员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又加深了集团内部个人的斗争,众多的斗争带来的就是一个争权夺利的政治现状。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