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牧怀古咏史诗的讽谏艺术
时间:2018-12-23 11:17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摘 要]杜牧作为怀古咏史诗的讽刺艺术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在唐宪宗时期的“元和中兴”时期元和元年到元和十五年,十八岁的杜牧诗歌受其影响,诗歌发展侧重于自身性格影响,诗歌意气风发文辞犀利;大和二年到开成四年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面杜牧更加深入社会,文章沉淀,在了解社会生活以及领略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之后诗风更加婉转,思想性加深是杜牧诗的发展时期;会昌二年到会昌四年是杜牧出任黄州刺史时期其诗歌在表现手法与思想性臻于成熟出现许多广为人知的诗歌。杜牧诗的讽刺艺术是通过具体的表现手法来构成的,主要有以小见大、营造意境、借女讽男、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同时,杜牧在诗歌的格式与现实意义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建树。31863 [毕业论文关键词]杜牧 怀古咏史诗 哲学内涵 讽谏艺术 杜牧作为文学大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世人对杜牧的研究并不在少数,而据我有限的了解,对杜牧的研究只限于杜牧诗歌的艺术特色以及意向的研究并没有把杜牧的文人形象与士人形象相连接,从杜牧讽刺性的诗歌中找到杜牧对国家对朝廷的拳拳之心。本文试图通过杜牧士人与文人的形象相连接,通过杜牧怀古咏史诗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其诗歌的讽谏艺术以及作者心理状态。 一、 杜牧诗歌讽谏风格的形成及不同时期的诗歌特征 (一)杜牧诗歌讽谏风格形成的原因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出身官宦,可谓名门望族;杜牧诗歌少不了受到晚唐社会中其他诗人的影响,诗歌中带有一种清俊悲慨的风格,但是,受其性格影响,杜牧的诗歌中自带有一股不平气;在褒贬时弊的时候往往发他人未发之言。尤其是他的咏史诗豪放中带有婉转,清俊中自带洒脱,在晚唐诗中自成一格。那么杜牧的讽谏风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从以下方面做些分析。 苏轼说过“文如其人”,布封也说过:“风格即人”。可见作家性格对文学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杜牧性格豪放不羁,潇洒风流,不屑于与他人同流合污。其为人“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 可见其刚正敢言的性格。 同时家世的影响成为了杜牧诗风的基础。杜牧继承了他的祖父杜佑的风格;像他祖父做《通典》的那种经世致用的风格,杜牧喜欢“探讨治乱兴亡之迹,财富甲兵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 对于军事,地理,历史等方面十分熟悉,在杜牧的诗歌中也不难发现,杜牧讨论军事方面的诗歌十分丰富,这正是受到了杜牧家世的影响。由于杜牧家世优越,使得杜牧生来有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抱负,这种政治抱负贯穿了杜牧一生,以至于杜牧沉溺于不得志与渴望施展自身抱负的矛盾中。不仅如此,时代的大背景对杜牧诗歌的讽谏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长达四十年的牛李争贯穿于晚唐时代,好多诗人卷入牛李争的漩涡之中。“甘露之变”之后大部分诗人更是明哲保身,因此这群诗人大多有着清隽悲凉的诗风,杜牧也不例外,在他的豪放的讽刺之上又掩着一层“婉转”的面纱。 (二)不同时期杜牧诗的讽刺特征 1.“元和中兴”,慷慨激昂 元和元年(806)到元和十五年(820)这一时期唐宪宗励志有所作为,在晚唐时期是宪宗的时期是少有的平和时期,这对少年时期的杜牧有着深远的影响,加之杜牧本身的性格特征,使得青年的杜牧认为只要努力便可以安邦报国,怀着治国安邦的理想跃跃欲试。这一时期杜牧诗歌创作不多,但杜牧的《感怀诗》是其代表:[1]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