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面桃花》中秀米的人物形象
时间:2018-12-24 19:29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摘 要:先锋派作家格非所著的《人面桃花》,以晚清到辛亥革命这一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成功刻画了秀米这一人物形象,叙述了秀米从一个腼腆的少女成长为一位女革命者的变化历程,细致地描写了秀米在其整个人生际遇中的成长、变化和遭遇。31919 毕业论文关键词:人面桃花 秀米 人物形象 《人面桃花》是先锋派作家格非“江南三部曲”的开篇之作,也是格非磨剑十年之后的卓越新作,《人面桃花》问世后得到了普遍认可,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和2004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词认为这部作品“既有鲜明的现代精神,又承续着古典小说传统中的灿烂与斑斓”。评论家谢有顺对《人面桃花》评价甚高,他曾这样高度概括自己阅读《人面桃花》后的感受:格非的写作坚韧、优雅而纯粹……明确表达出了他对这部作品那份心底里的挚爱。 这部长篇小说取材于清末民初的反清革命史,主要叙写了光绪二十七年春,因“盐课”被罢官回乡的陆侃突然从普济消失,从此杳无音信。其唯一的女儿陆秀米开始第一次正视她所面对的这个世界和自己的人生。几天后,作为革命成员的张季元以养病为由来到普济。在秀米的眼里,张季元象征着一个神秘的世界:他暗中查访一个优尔指木匠,联络地方革命,购运枪支,准备起义;他去过日本横滨,与母亲不清不楚的关系也令人生疑。而对于张季元来说,秀米这个他内心渴慕的美貌少女的存在也使他对革命的信念产生了动摇。两人之间朦胧而又茫然的感情暗中滋生并迅速成长,张季元的猝死也没有成为这段混乱感情的结点,经历花家舍事件后,秀米从日本回来便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里她所坚持的其实就是张季元的理念。 《人面桃花》是一部虚构的小说,其故事情节的逻辑不是生活的必然,而是历史的趋势和个人的无能为力。它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对人性和人心的深刻剖析,表面看似娓娓道来关于一个女人的一生的故事,其实在故事背后,从历史的角度和作品的各个人物身上,让我们体到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什么才是最原始的人性、什么才是最真切的人心:“那是因为你的心被身体囚禁住了。像笼中的野兽,其实它并不温顺。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小岛,被水围困,与世隔绝。”“人的心思最不好捉摸。……尧舜也可以变做畜生,行那鬼魅禽兽之事。” 小说中的主人公陆秀米从一个腼腆的少女转为一个女革命者的变化历程,细致完整地展现了她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变化和遭遇,而她之后的一系列反抗则体现着“革命”时期的古典乌托邦理想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并最终毫无疑问的走向瓦解。 一、少女时代的清纯美好 少女时代的秀米无忧无虑,相较于喜鹊和翠莲,作为一个官家小姐,她的生活无疑是无比幸福和令人欣羡的。喜鹊自童年时便寄居在远方亲戚家,任人打骂却不敢有丝毫怨言,同样是小女孩却承受着父母双亡和寄人篱下的巨大痛苦和委屈,之后还被当做累赘一样卖到秀米家当丫鬟,终身为奴;而翠莲,自小就未见过亲生父母,之后沦为娼妓,在肉欲中终于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成长环境造就一个人的性格和脾性,少时的秀米在优越的生活中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危难,所以涉世未深的她是那么的单纯可爱,又是那么的率真耿直,初潮之时因父母亲的关心不到位而致使不明情况的她天真的以为自己即将死去,“秀米来到东厢房的时候,翠莲正躺在床上睡中觉。她看见秀米痴痴地站在床边,脸红气喘,眼中噙满泪水,吓了一跳。赶忙从床上起来,扶她在床沿坐下,又给她倒了一杯茶,这才问她出了什么事。‘我要死了。’秀米忽然大声叫道。翠莲又是一愣:‘好好的,怎么忽然要死要活起来?’‘反正是要死了。’秀米抓过床上的帐子,在手里揉来揉去。……”而当了解清楚情况后,人就立刻变得欢天喜地、神气盎然,“‘没事儿,没事儿,’秀米咯咯地笑起来,朝翠莲直摆手,‘你接着睡你的觉吧,我走了。’说完,拉开门就一阵风似的跑了。秀米一口气跑回楼上自己的卧室,长长地嘘出一口气来,然后伏在被子上哑声大笑。她笑得差一点岔了气。两个多月来憋在胸中的烦闷和担忧一扫而光。她觉得肚子也不像先前那么疼了。她舀来水把脸洗了洗,别上红色的发箍,换了一身新衣裳,搽了胭脂,扑了粉儿,在镜前照了又照,随后,咧开嘴笑了起来。她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像个牛犊似的在楼上走了几个来回,又咚咚地跑到楼下,满院子乱闯乱窜起来,她似乎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过……”, 这前后对比的情绪落差之大让我们对秀米的纯真忍俊不禁,也让我们看到少女时代的秀米是多么的活泼可爱,与之后革命时期的冷酷无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