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陶归园田居》与陶诗原作之比较(2)
时间:2019-04-04 22:06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其次,二者都写到了纯朴的民风民情。《和陶归园田居》其一:“我饱一饭足,薇蕨補食前。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写到了诗人在农村生活的落魄与艰苦,但却得到了乡邻街坊的接济,使失意的诗人感觉到人情的暖意。其四中,有这样的诗句:“老人八十余,不识城市娱。造物偶遗漏,同侪尺丘墟。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手插荔枝子,合抱三百株。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里写到一位生活在农村的八十多岁的老翁,幽居在农村,不了解城市的娱乐活动。他邀请诗人到家里饱食荔枝,走的时候给家里的孩子捎些荔枝回去,怀里要装满荔枝。这几句诗把农村人民的古道热肠描写的极为生动,不能不为此感动。还有“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也表达了淳朴的民风,如此看来,“每个部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2]。《归园田居》中的“时复墟曲中,披草共长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则写出了农村里相见,谈论的都是田地农家之事,与士大夫觥筹交错、附庸风雅的生活截然不同,给人一种简单、淳朴之感。 最后,二者都写到了郊游的生活。在《和陶归园田居》其三中,写到:“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月光皎洁,远山遥遥,诗人与相亲漫步相随,谈笑间,喜气洋洋,奔赴之前约好的地方。这个乡间谈笑图使人不禁想到《归园田居》中的相似画面:“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虽然与上面情感色调不同,但简简单单几句话,写到了诗人携子侄辈郊游山林的画面,也是一同漫步的场景,有似曾相识之感。 在《和陶归园田居》与《归园田居》的内容方面,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最大的不同陶渊明写到了亲自躬耕的生活,而前者毫无涉及。在《归园田居》其二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星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在南山种豆,早上在晨星下清理杂草,晚上戴月扛锄而归。狭窄的乡间小路十分悠长,滴滴露珠打湿了“我”的衣角,“我”也毫不介意。简单的农耕生活,披星戴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诗人惬意愉快的心情流露而出。另外,《归园田居》还有“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关于农事的描写,他“历经了官场仕途的浮华纷乱后,在南山下菊篱旁的瓜田豆地找到了人生的那份踏实”[3]。这种农耕的乐趣在《和陶归园田居》中无处可寻。 其次,《和陶归园田居》优尔写出了苏轼与与陶渊明的关系,这是它异于原作之处。“昔我在广陵,怅望柴桑陌。长吟饮酒诗,破获一笑适。当时已放浪,朝作夕不夕。矧今长闲人,一劫展过隙。江山互隐见,出没为我役。斜川追渊明,东皋友王绩。诗成竞无为,优尔博本无为。”诗中写到苏轼早年便有归意,曾作饮酒诗和渊明,最终效法渊明,归隐田园。它表现了落魄的士人仕途失意后豁达面对人生的态度和对陶渊明的推崇之情。正如“师渊明之雅放,和百篇之清诗。赋归来之清引,我其后身盖无疑”[4]。 二、诗歌的主题之异同 在诗歌的表达主题上,二者也有相同的内涵。 首先,二者都表达了诗人歌颂自然的怡然自得、恬美静穆的心境的主题。《和陶归园田居》其一中“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表情达意十分直白,毫无隐晦含蓄之感,怡然自得的心情倾泻而出。其三“风乎悬瀑下,却行泳而归。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凉风袭来,瀑布倾泻而下,看到远处的山脉,低头望见月光下的衣服洁净如新,一种心灵的恬美静穆之感油然而生,对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是人难以控制的。这种宁静的心境渊源于《归园田居》。其一“余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出了乡村的柳暗花明、宁静祥和之美,自然可以看出诗人对此情此景十分赞赏。其二“野外杂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则直接写出了诗人的内心宁静而淡泊,杜绝俗世往来。其三“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则写出了乡间小路狭窄悠长,草木茂盛,夕露沾衣,诗人十分不仅沉醉其间,而且生出许多独特的趣,表现出他内心的静穆与祥和。其五“山涧清且浅,遇以濯我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诗人在清澈浅显的溪流中洗脚丫,陶醉其间,喜不自禁,情趣荡漾。在与亲朋好友间开怀畅饮、谈笑风生中,这种快乐的心境也是自然化的结果。诗人爱自然里的一切事物,包括景物与人物,同时内心十分清净恬谧。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