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之艺术特征(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浅析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之艺术特征(2)


    柴可夫斯基可以说是当今社会最受人喜欢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不仅豪放也精致委婉富有感染力。作品充分的反映出了作曲家忧郁敏感的性格,他的作品深深地影响着后世一代代的艺术创作直到现在。
   (二)《如歌的行板》创作背景
柴可夫斯基的一生经历了很多,他的不寻常的经历是他音乐创作的源泉,他生活在一个受沙皇专制统治的时期,而且是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国家与人民,对社会现状与自己的理想中的社会不同使自己内心充满着苦闷,他把自己的情感经历融入到了他的作品创作中,给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情感素材,给作品赋予了灵魂。柴可夫斯基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是他自己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他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永远的在世界音乐的历史上填了重重的一笔。
《如歌的行板》主题是采用了俄罗斯的民间音乐。柴可夫斯基通过聆听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找到了灵感,他把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采用了俄罗斯民歌为主题形式表达出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在听到《如歌的行板》的时候就非常感动,并且评价道:“通过这一作品使他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1]
(三)《如歌的行板》的影响
    《如歌的行板》演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代的音乐家在世界各地进行演奏,并在传到现在。后世的音乐家以各种乐器对《如歌的行板》通过对这首乐曲的理解改编成各种演奏版本。那优美的旋律被后人通过改编,有了小提琴个人独奏、大提琴独奏和钢琴独奏等方式的表现。
    在小提琴独奏版本《如歌的行板》为例他把伴奏声部由原来的第二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变为了以钢琴伴奏的形式,把原来的弦乐四重奏那种低声叹息重复疑问的感觉变成了一把小提琴独自在倾诉主要有钢琴在渲染气氛,与刻画背景。使得原来的渗入灵魂的忧伤变得不是那么痛苦了,只是对未来变得更加憧憬,这可能就是每个人对乐曲的理解不一样,对音乐演奏出来的情感就有了自己添加的独特的效果。但是整个乐曲在演奏的过程中由于小提琴音色的原因整个乐曲显得高昂激亢,但是没有或者是说减小了四重奏版本的那种忧郁的气氛,伴奏钢琴声部太清脆,也没有中提琴大提琴在中低声部的那种对音乐氛围的渲染。
    大提琴独奏版本的《如歌的行板》以大提琴的凄迷音色愈发的突出了这首乐曲的原有的低沉的音色。大提琴演奏的《如歌的行板》以其大提琴特有的低沉的音色,把乐曲的旋律声部用大提琴代替小提琴演奏出来,把乐曲原有的那种伤感、凄凉的特点烘托得更加的悲伤。但完全用大提琴演奏出来的《如歌的行板》没有弦乐四重奏演奏出来的均衡,在应该强烈的地方用大提琴演奏没有小提琴发出来的声音激昂,在渲染悲伤的气氛时不仅仅需要低沉的声音,还应该有高亢激昂在相互的影响配合之下才更能突出这首乐曲。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