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曲《松花江上》创作与演唱分析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浅析歌曲《松花江上》创作与演唱分析

摘要:歌曲松花江上是一首抗战名曲,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在和平时期的今天,这首作品在声乐教学中依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松花江上》作为一首抗战时期的歌曲,它有着独特的演唱特点。本文通过对这首歌的歌词、旋律、曲式以及演唱时的气息、咬字吐字、情感处理等多个方面,充分的表现出它的创作特点与演唱特点,使大家更进一步的了解歌曲《松花江上》的演唱特点。34276
毕业论文关键词:松花江上、创作特点、演唱特点
The analisys of the song “SongHua RIver”creation and singing
   Abstract: the Songhua River is one of the first songs the music, play the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However, in time of peace today, the song still plays a big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vocal music. "Songhua River" is a song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 Japanese war songs, it has the unique feature of the concert. Several aspects based on the lyrics of the song, the melody, melody and singing breath, articulation, emotion processing, display the full creation features and si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it, makes us further understand the song "Songhua River" the singing features.
   Keywords: Songhua River, creative features, concert features
目    录
摘  要    4
Abstract   4
一、歌曲《松花江上》作品简介    5
1、作者简介    5
2、作品背景.. .5
二、歌曲《松花江上》创作分析    6
  1、歌词创作分析    6
  2、曲式创作分析    7
三、歌曲演唱分析    8
1、演唱情感分析    8
2、气息的合理运用    9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附录    13
浅析歌曲《松花江上》创作与演唱分析
《松花江上》是一首抗战名曲,由著名音乐家张寒晖所作。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大部分东北学生流落西安街头,张寒晖目睹当时的场面有感而发作出《松花江上》后迅速传遍全国,并对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抗日形势全面好转。全曲流露出东北人民对家乡的思念,对侵略者的愤恨,对流离他乡的哀伤和无奈。这首歌具有强烈的民族爱国精神,感人的音乐形象,鲜明的民族特征,是中华的民间瑰宝。本文将以几个方面来分析这首名作:
   
一、《松花江上》作品简介
1、作者简介
歌曲《松花江上》由中国著名音乐家张寒晖作。张寒晖(1902-1946年)原名张蓝璞,字含辉。1902年出生在河北定县西建阳村一个书香门第。祖父精通琴棋书画,有管不做,却终生过着平淡的生活。父亲是一命教书匠,喜爱音乐,是一位进步的民主主义者。受五四运动影响,张寒晖参加了一步反对卖国贼的新剧,被学校开除,后考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励志从事话剧的演出与创作工作,曾参演《朱砂痣》、毕业留校,又参加《终身大事》、《一片爱国》等剧。“九一八事件”爆发后,张寒晖填写了《可恨的小日本》、《告诉我青年》,号召青年共同抗战,从此便投身以歌曲唤醒民众的抗战革命生涯中。
1932年,张寒晖到西安,被任命民教馆总务部部长。
1941年8月,张寒辉被国民迫害,来到了陕甘宁根据地。
1942年初,他来到延安。被任命为边区文协秘书长兼组织部长。
1946年三月11日,因为忘我工作,积劳成疾,因患病不幸去世,时年44岁。
2、作品背景
《松花江上》创作于1936年,当时日军正大举侵占我国东北三省,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东北官兵携老带子无奈流浪西安街头,有家不能回,有仇不能报,却是要为反共斗争,内心满是愤恨与不甘。张寒晖此时正在西安一个学堂当教员,观察着百姓的疾苦与愤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与期盼,作出《松花江上》。以含着哭泣的强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他把自己的这首歌教给学生、群众演唱,然后,传唱到东北军之中,并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为中国的抗日形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