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狄浦斯王》与《安提戈涅》论古希腊悲剧的怜悯教育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奥狄浦斯王》与《安提戈涅》论古希腊悲剧的怜悯教育

【摘要】古希腊悲剧具有怜悯特质,于情节安排中表现尤为明显。在古希腊戏剧盛行的社会背景下,悲剧表演使得怜悯教育成为可能,并对公民的言行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城邦文明的发展。35069
毕业论文关键词】古希腊悲剧  怜悯  教育
Discourse upon Compassion Education of Greek Tragedy
——Taking Sophocles’ The King Oedipus and Antigone for Example
【Abstract】Greek tragedy has speciality of compassion which has been shown apparently in arrangement of the plots. During the time when Greek tragedy was popular among the citizens, tragedy performance made compassion education possible, and exerted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words and deeds, then promoted the city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Key words】Greek tragedy  compassion  education

古希腊悲剧被称为“达到太阳高度”的艺术,它表现出了人们对于某些事物的怜悯,使人们获得快感。更重要的是,悲剧的怜悯特质使其成为怜悯教育的载体。关于悲剧的怜悯教育,目前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以悲剧及怜悯的具体含义为切入点,并结合索福克勒斯的两部代表作品,分析悲剧情节中的怜悯体现,以及悲剧表演对于怜悯教育的作用。

一、悲剧、怜悯的概念界定

关于悲剧,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这样写道,“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从亚里斯多德所下悲剧的定义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首先,悲剧是对严肃的行动的摹仿,它意着高贵,因为悲剧被亚里斯多德称为诗,而诗是艺术的最高形式。其次,悲剧是完整的,且具有一定的长度。悲剧既然是业已存在的戏剧形式之一,它必须包含组成这个事物的一切要素和部分,是完整划一的。悲剧在发展过程中,抛弃了起初临时口占的形式和简短的情节安排,不论是规模上还是气魄上,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再者,其媒介是语言,以行动来表现。行动的主体是人,是在一定目的的前提下,进行思考与选择之后的实践活动。最后,悲剧把我们引向怜悯与恐惧,来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亚氏指出,悲剧的最终目的是让观众产生怜悯与恐惧,并借怜悯与恐惧使得情感得到净化。那么,怜悯作为悲剧的特质,我们需要理解“怜悯”本身的含义。
古希腊语中“怜悯”一词为oiktos或oleos,其含义“主要是指A对B的不幸而感到的一种难过的心情,英译为pity或compassion。”   亚里斯多德在《修辞学》中给怜悯这样下定义,即“一种由于落在不应当受害的人身上的毁灭性的,或引起痛苦的,想来很快就会落到自己身上或亲友身上的祸害所引起的痛苦情绪。”  卡尔(Brian Carr)对怜悯进一步解释道,“首先,同情和怜悯包含对他人遭遇的高度关注(消极);其次,同情和怜悯包含对他人遭遇的一种怜悯反映(积极);最后,同情和怜悯包括你被感动,而且有可能去帮助他人缓解遭遇。同情和怜悯不仅是人类的一种情感,同时也是社会美德。” 从上述学者对怜悯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怜悯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个人的情感,伴随着对他人不幸遭遇的关注与同情,也是社会的美德,是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孕育与产生,又回馈给社会的产物。其实,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oiktos和oleos应该是一种文学风格,对这两个词的使用可能就是古希腊作者的一种嗜好。“荷马、哲学家和演说家偏好使用oleos,历史学家和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偏好使用oiktos。” 因此,怜悯在古希腊文化史中一直都存在,“怜悯”的双重性质决定着它持久的生命力。在悲剧的整个架构中,怜悯是其不可或缺的基调。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