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写作指导艺术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于永正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写作指导艺术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插入行之有效的“写”的训练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于永正部分极具启发性的教学案例入手,着重探讨于永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巧妙的插入“写”的训练的教学艺术。通过课例分析与研究,我归纳出于老师的艺术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言传身教,注重“写”的示范性;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已有认知;强化语境意识;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实现“写”的迁移。本文围绕这四点进行阐述,以期对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与举措,实现读与写的完美结合。
毕业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 于永正 读写结合 
  On Yu Yongzheng i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writing" Art
Abstract: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 learning, reading teach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is the important part,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Superfine Teacher Yu Yongzheng reading teaching cases, from the words and deeds, pay attention to demonstration effect, marriage life, stimulate the existing cognitive, several aspects specific analysis he in reading teaching of "write" art, in order to read and write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and action.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Yu Yongzheng ;Combi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阅读教学有了全新的诠释。阅读教学应该摒弃传统的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的阅读模式,相反《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新课改的理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理解与感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读与写的结合。然而反观当下的语文课堂,多数教师将重心放于“阅读”上,却很少关注同样重要的“写”的训练。即使有一些注重“写”的训练的环节,由于受传统阅读教学习惯的影响,训练大多流于形式,脱离文本,以致割裂了读与写的完美结合。这也就不难解释现在的小学生一遇到写作就犯难,不知如何下笔的现象了。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写”的训练,来改变这种尴尬的现象?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给出了答案。本文通过于永正的部分极具启发性的教学案例,从深入文本,创造语境、注重积累,联姻生活、注重示范等几大方面对于其“写”的艺术进行探究,试图给当下的语文课堂的读写结合提供策略上的借鉴。
一、言传身教,注重“写”的示范性
于老师深知儿童天性中的向师性以及模仿性,教师的言语无形中会对儿童形成一种暗示,其举动也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言谈举止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莫大的影响。正是深谙此理,于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以期通过自身正确的引导,良好的示范,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之中,就如何在“读”中插入“写”的训练的问题上,于老师很好的践行了这一理念。下面,笔者截取了于永正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断进行具体的赏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片断
于老师在执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一篇课文时,在本篇文章即将收尾之际,他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目,要求学生替他的儿子写一封回信。在写信之前,于老师先让学生回顾整篇文章,明确这封信的内容,在此基础之上提醒学生注意回信的格式。在交代了上述要求后,于老师给学生留了几分钟的时间写回信,并在课堂巡视,从中发现学生的优秀之作。在展示了学生的回信后,于老师顺势地出示了自己课前所写回信,并让学生进行评点。在于老师的示范下,学生发现了在文章中引用名言以及善用排比的妙处,在听到学生的点评后,于老师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