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歌曲在电影《红高粱》中的运用(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民间歌曲在电影《红高粱》中的运用(2)


民间歌曲的始作俑者并不是专业作曲家,而是一群劳动人民有感而发的艺术作品。他们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创新的时机,但他们的创作一般没有专业的的音乐理论指导者作指导,有些演唱者在即兴演唱民间歌曲的时候,也会带有一些思考与认真的思考[2]。
(二)电影《红高粱》中的民间歌曲
在这部影片出现了三首民间歌曲,有的是地道的陕北民歌,有的是借鉴和吸取了传统民间歌曲以及地方戏曲音乐元素。
影片中出现的第一首歌曲《颠轿歌》这是一首地地道道的陕北民歌,同时这首歌曲吸收了大量民间抬花轿的音乐元素,此首歌曲在影片中出现长达七分钟。
影片中出现的第二首歌曲是《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这是由赵季平作曲,张艺谋填词,这首歌曲不仅吸收了民间歌曲元素同时还吸收了民间戏曲元素。赵季平在这段旋律的唱腔中,系统的运用具有山东地方戏曲特色的柳腔以及带有京剧色彩的茂腔,而且后来还加上了带有民间戏曲元素的花腔和秦腔的奏法。同时,在这曲调也运用了打夯歌的特殊题材,歌词中的衬词也很明显的取材于民间戏曲音乐元素。节奏型反复的使用了西北民歌独有的切分音节奏型,曲调骨干音同样借鉴了以上方四度音程跳进方式的西北民歌特色旋律记法[3]。此外,音域的高度通常被向下牵引的奏法颇具西北民歌的地域特色,这段歌曲没有加入任何修饰唱法,主人公是用真嗓子真性情去直抒胸臆的,甚至还出现了破音的迹象,歌词结尾片段的曲调是上扬的,歌曲最后的唱法是拉长的尾音。
影片中出现的第三首歌曲是《酒神曲》这是由张艺谋填词,赵季平和杨凤良作曲。这首歌曲吸收了河南豫剧以及民见歌曲歌《抬花轿》元素。另外,导演在选用民族乐器上也很谨慎,着重于中国民族乐器的挖掘和采用,仅选用了中国大鼓和唢呐。
二、民间歌曲在电影《红高粱》中的功效
(一)增添了影片独特的视觉效果
电影《红高粱》的独特之处,在于屏幕上始终徜徉着一种豪放的生命意识形态,一种自由奔放的生命精神影片之初。影片之初,便是女主人公出嫁的情景,伴随着媒人的吆喝声女主人公不情愿的上了花轿,紧接着画面转向了轿夫们进行颠轿的场景,中间衔接的恰当自如,没有琐碎的片段。这种开门见山的手法与西北人民率真的性格是相称的。在这里,首次出场的《颠轿歌》是一首地地道道的陕北民歌,是一颗镌刻在黄土高原上的璀璨珍珠。这首歌曲同时还吸收了民间抬花轿的音乐元素。颠轿与《颠轿歌》相伴,更是衬托出女主人公内心的忐忑不安以及极大的不情愿,对她来说也是一种心灵的释放。在影片中,也体现出西北人民浓厚的婚嫁风俗,传统婚礼中颠轿这一项目可以说是祖祖辈辈代代传承的,象征着要出嫁的女人要禁受住生活中出现的诸多磨难与艰辛,以及不论生老病死、富贵贫穷都与丈夫相伴一生,勤勤恳恳过一生的寓意。而与之相伴的《颠轿歌》在影片中长达7分钟。也正是因为本身作为一首民歌另外借鉴了我国民间抬花轿的音乐元素,使得电影的情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折射出人物内心活动。赵季平为了“颠轿”的画面更为生动,还对借鉴的民间歌曲《抬花轿》做了编排,利用唢呐和中国大鼓的搭配,再现了黄土高原民众娶亲时的传统礼仪[4]。唢呐、中国大鼓、与人声的应和,将这些奔放热情的气息与西北男子黝黑的身躯浑为一体,与这片粗糙的土地浑为一体。同时,影片也衬托出了女主人公婚姻的不幸以及命运多舛。随后音乐的戛然而止,却也是女主人公婚姻悲剧的前兆。此首歌曲在这里的运用,也表现了当地民族特色,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影片增加了独特的色彩,音乐与电影画面实现了有效的融合。轿外轿夫们激情慷慨的大声唱着粗犷豪放的歌曲,震耳欲聋,与轿内女主人公含蓄、复杂的内心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赵季平非常热衷于民族音乐的发掘和运用,他的作品几乎都是运用了大量的民族音乐元素,吸收了大量的民间歌曲以及民间戏曲元素,使其更好地潜移默化的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形成自己独有的作品风格。其中,陕北民歌的风格在他作品中出现的次数和所占道的比重是最大的,在影片《红高粱》中有很好的体现。作为影片开篇曲目,壮汉们一边抬轿一边唱歌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望无际的红高粱,一路经过土匪抢劫的地方,青杀口。也为接下来影片的重要剧情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