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及应对策略(2)
时间:2019-06-10 19:18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近几年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亿元) (二)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基本现状 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一个国家工业化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从改革开放政策放宽以来,中国劳动者报酬迅速提高,2010年我国制造业的人均劳动报酬大约是1985年的25.67倍。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在两个方面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方面是直接劳动成本的增加,直接劳动力就是员工工资的增加。构成劳动报酬的因素中,劳动者的工资是重要的组成因素,劳动报酬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也是劳动者的工资。劳动报酬的变动趋势受劳动者工资变动影响,而且影响幅度很大。1999-2012年我国制造业的员工工资每年都在不断上涨,且年均上涨幅度都还挺大。年均的增长速度已经接近15%,特别是2009年以后,变动趋势更加明显。1999年我国人年均工资为5900元/人,大约是1989年的7倍,到了2009年人均工资已经快上升为1990年的4倍。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2009年以前,东部沿海的农民工平均每年增长100多元,有些省市涨幅接近30%。 另一个方面是间接劳动成本。在制造业劳动成本上升过程中,除了工资之外,在劳动成本中社会保障产生的费用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一部分费用呈现出上升趋势。随着我国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的保障体系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有效的实施。以前,广大农村是制造业劳动力的主要输出点,农村劳动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现在收益的范围除了城镇居民,更包括以前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覆盖或者基本没覆盖的广大农村的劳动者。 最后是综合成本上升的时期。2010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劳动成本也跟随着上升,致使中国制造业进入到一个综合成本上升的时期,这里所说的上升一部分来自宏观政策的调控。因为劳动力成本中包括了工资、培训、社会保险等等,所以,这里面的每一小项的变动都能影响到劳动力成本的变动,特别体现在工资和社会保险这两大部分上。在一般社会情况中,劳动力成本由市场上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点来决定。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处于计划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经济体制下,市场上面不足的部分,是由政府来进行宏观调控。所以,中国政府所颁发的一系列财政政策也对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产生很大影响。 (三)中国制造业劳动力上升的国际比较 1.中国制造劳动力上升和发达国家的比较 下图表1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小时劳动报酬的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在2005—2013年期间小时劳动报酬呈上升趋势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小时劳动报酬从2005年的0.98 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6.52美元。数据中可以看出2013年的数值大约是2005年的5倍。根据上图中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在2005—2013年期间大多数德发达国家的小时劳动报酬都呈上升状态。表中,德国的增加幅度是最大,由表中可以看出,德国从2005年的25.29增加到2013年的45.89,在此之间增加了20美元。增加幅度是88%。表中的美国增加幅度并不是很大,才增加了8美元左右。增加幅度是30%,2008年,表中德国的增长幅度最高,而日本的小时劳动报酬增长最低。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