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2)
时间:2017-02-27 14:17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1.2 课程的教学特点 只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系统结构,关系数据库理论和数据库的设计等,没有和当前网络技术、面向对象技术、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紧密联系起来,所以这些很难于满足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发展的需要。 2. 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存在问题 当前数据库原理这门课程在教学学习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教师方面:数据库原理是一门非常重视实践性的课程,但是许多高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未能适应该课程教育的要求;课时安排不合理,实验环节课时较少;教学内容难以理解;教育考核手段比较单一。学生方面:多数学生对数据库原理的认识存在误区;部分学生缺乏编程经验和编程能力。 2.2 原因分析 (1)学生对课程定位有误。数据库原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除了计算机科学,还涉及数学、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学等多种学科,这一特点决定了数据库原理是一门很抽象的课程。学习数据库原理的目的是用于指导软件开发,该课程被许多学生认为是学习编程的,由于学生对课程认识最初就存在误区,导致学习一开始就存在盲目性,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着现实落差,会影响后续的课程学习[2]。 (2)授课内容偏重于理论教学。教材结构由数理逻辑和几个重要知识点的结合,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不强,不利于学生理解。授课过程中,教材结构和内容对于教师授课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样会偏向于理论的讲解。讲解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 (3)课时安排不合理。数据库原理在教学过程中计划一般安排50个学时,实验环节所占的学时数一般1/3左右,理论教学环节占2/3左右。个别高校对课时安排并不合理,课堂教学环节占42个学时,实验环节只有8个学时。按照这种课时安排,实验过少,将起不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结果学生对这门课理解不透侧,到毕业后还不理解什么是数据库系统开发平台,不能够运用数据库开发平台进行数据处理[3]。 (4)部分本科生缺乏编程经验和能力。本科生在学习“数据库原理”前,大部分只学习过一种编程语言,所编写单个程序的代码很少能超过500行,缺乏实际软件项目的开发经历。 (5)教学方法未能适应数据库原理教育的要求。经过多年发展,数据库原理教学经历了从以前的黑板加粉笔,到现在的计算机加大屏幕,以及最新的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实现。虽然如此,目前各高校的教学方式仍是以教师主动讲授为中心,传授书本知识及考试大纲考点为教学基本点,错把学生为主体当做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使得学生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基本不提什么问题或根本也提不出什么问题,整个教学纯粹成了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更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4]。 (6)教育考核手段比较单一。许多高校单一地强调数据库原理是一门知识,而不着重将它当作一项应用工具来对待,使得学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实际应用技能欠缺。当前的考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课程结束后的期末考试,很多学校的考试以笔试为主,上机为辅,实际是以卷面成绩作为评分标准和教学成果的检验手段。二是等级考试,某些院校以等级考试替代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成绩。这就使得数据库原理教育纯粹为考试而设,而不是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原理技术而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如何通过教学,使学生既能掌握数据库原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又能掌握数据库设计和使用方法,为今后能够胜任计算机及其信息技术领域的工作,从教学过程和考核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教学过程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数据库知识的同时,能够在思文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强化关系代数和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部分的理论分析,打好坚实的数据库设计理论基础,培养学员的科学素养,突出综合设计能力培养。在有关应用数据库系统设计内容的教学和设计实验的教学中,突出独立设计、自主性实验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考核方法方面:考试成绩笔试与上机结合,笔试成绩占60%,上机考试占40%,这样就能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5]。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