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3)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3)


    1.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应该导入相应的文化因素在语音教学中
    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包括三大部分: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和语篇教学。学习者要进行良好的交流离不开对汉语发音的熟练掌握,所以语音教学是此阶段的重点。一般认为,汉语的语音与文化的关联性不大,但汉语的语音也传递出多彩的中国文化,只是这种传递的痕迹不易被觉察的。语音教学包括声母教学、韵母教学和声调教学三个主要方面。从国内语音教学的相关资料中,可以发现语音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如儿童语文教材《听话与说话》,它在语音教学中为了训练学生的发音和强化学生的辨音能力,利用了与之相对应的词语、绕口令或中文歌曲等材料。比如“m”,可组成词语“ma ma”;“b”可组成词语“ba ba”;“n”可组成词语“nai nai”;零声母“y”,可组成词语“ye ye”。以上举得有关家庭称谓的例子都正好可以在一首中国儿歌中统一起来。这首儿歌就是《家族歌》。内容如下: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运用这样有趣性的儿歌,不仅能够激发学习者对汉语语音的兴趣,还能使学习者了解中国人的家族称谓。让学生初步知道哪些是长辈,哪些属于晚辈。同时也为以后的词汇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如“b”与“p”的辨音训练中,国内的教学材料中最常用的绕口令是“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这样朗朗上口的绕口令有助于学习者更好的区分“b”与“p”之间发音的不同。在教学的初级阶段语音教学中,为了锻炼学习者的发音,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可以适当的把这些元素用拼音的形式融入到语音教学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汉语音节一直保有着独特的节奏感。例如,“爸”与“爸爸”,“妈”与“妈妈”,“哥”与“哥哥”,这三组是相对应的、词义相同的词,“爸”“妈”“哥”常见于口语表达中,但“爸爸”“妈妈”“哥哥”这些叠音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会具有音乐美和节奏感,给人一种舒适、温暖、幸福的感觉。汉文化还体现在语音“儿化”上,在中国北方,“儿化音”很常见,如“小辫儿”“墨汁儿”。汉语语音文化的语言形式还表现在中国的诗词歌赋、对联、快板等。如“对联”要求上下联的字数和词性相同、句法一致、平仄相调。由此可见,汉语的语音是非常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时,应向学习者指出这种特殊性。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初级阶段应适当导入文化因素在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上
    初级阶段需要掌握的词汇量不是很多,而且大多数是日常交际中经常运用的词汇。比如“上课”“起立”“老师好”等,这些是上课礼仪,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出来,因此这类词不需要用文化因素来解释的。还有一些词是必须用文化因素来说明的,比如“你”与“您”都是称谓语,可它们的用法是不同的。“你”是平辈之间或是长辈对晚辈的称谓,“您”是下级对上级或是晚辈对长辈的尊称。虽然这些都是日常用语,但学习者经常在使用时造成混淆,这就必须导入相应的文化因素加以解释。由于初级阶段学习的词汇相对简单,需要要导入适当文化因素。如“红”是颜色词,但可以引申多种文化义。例如“红红火火”、“红娘”、“红军”等。如果在初级阶段就把词的文化义全部教给学生,学习者会容易混淆并难以消化这些文化义。语法是说话的排列组合遵循的规矩。[2]从广泛意义上讲,语法反映了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说话和思文模式的不同,汉语的语法是一种常见的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构词和造句的规则。因此,语法规则也是一种“汉文化”的表现。由于汉语语法变化不定,学习者在初级阶段学习语法时时常遇到困难。因此,在教学的初级阶段中对语法应着重于总结,由难化简。比如,连动句“他去图书馆借书”可归纳成公式“V.+O.+V.”,通过举例对比来分析语法点,便于学生能够直观并快速的理解。但在队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中,可以看出一些语法点是能够导入文化因素的。如动宾结构“V.+O.”,在组词上,它不仅可以组成“上课”、“逛街”简单的动宾结构,还可以延伸出“放鞭炮”、“猜灯谜”、“赛龙舟”等动宾结构,而且,这类动宾结构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文化,如“放鞭炮”是迎接新年的习俗;“猜灯谜”是元宵节的活动习俗;“赛龙舟”是端午节时的一种民俗等。这些语法简单明了,但通过延伸后的语法也能够看到与中国文化有关的部分,如民俗、成语故事、神话故事等。在初级阶段当中适当导入一些汉文化,可以缓解学习者对于语法的害怕心情,使学习者从一个侧面去更加容易的接受汉语的语法,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