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动词性同义并列复合词语用分析(2)
时间:2019-07-04 12:01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虽然,前人对并列复合词有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是鉴于尚未有学者专门对动词性同义并列复合词进行详细分析,本文从对语用角度进行详细探讨,试图展现其使用上的各种表现,并揭示其语用意义。 一、同义并列复合词定义 关于现代汉语同义并列复合词的定义,几家比较重要的观点如下:张世禄 (1981年)指出,在古代汉语中,同义词的联合结构又往往经过不断的多次使用,就凝结成为复合词,叫做“同义并列复合词”。即原来的两个同义的单音节词可以作为构词语素,共同构成一个同义的双音节复合词。徐通锵(1997年)认为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根据表达的需要,词与词可以较为自由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几个有同义关系的成词单音节自由语素联合起来,便形成同义并列复合词。构成汉语同义并列复合词的两个单音节构词成分之间,既存在着聚合关系,又存在着组合关系。陈宏总结现代汉语同义并列复合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所收733条中,动词性有558条,占比重75.54%(例词:碰撞 按压)。他指出所谓“同义”(1)是指词汇上的同义,而不包括修辞同义。张弓(1964年)指出,有些词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彼此可能构成同义关系,离开具体的上下文就不是同义,有这种关系的词可以叫做灵活的同义词;不以上下文为转移的、词汇中公认的同义词,可以叫做固定的同义词。前者是说话人在临时语境中自由创造的;后者是语言词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2)指的是广义的同义,即包括等义和近义,并非意义上的绝对相等。(3)这里的“同义”跟汉语的一词多义应区分开,这是指词在某一个义项或几个义项上的同义,不是所有的义项上的完全重合。 我更倾向于张世禄先生对同义并列复合词的定义,本文将采用穷尽法对且仅对朱爱娜硕士的《现代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研究》一文中附录2并列式复合动词前500个(以下简称附录2)进行分析归纳。逐一分析并归类,再细分,力图找出每一处的不同。通过对动词性同义并列复合词语用分析,对现代汉语的词汇掌握及运用更胜一筹。 二、语用的基本含义 邵敬敏 指出,所谓语用指的就是人(使用者)在一定环境(语境)中对语言的运用。一旦采取这样的角度来观察语言,语言在我们的视野中就不再是一个个静态的词、短语和句子,而成了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中说出和听辨这些词、短语或句子的动态的行为过程。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也就不再是句子,而成了请求、叙述、讲解、提问、命令、威胁等运用语言的行为。所以语用的分析又称为动态的分析,以区别于孤立地考察语言单位的静态的分析。语用分析意义重大。语用分析把语言放在语言和人,语言和人使用语言的环境的关系中去考察,涉及到语言的使用者和使用环境。现代汉语在交际运用中的复杂程度远大于分析其语言单位,而词汇作为现代汉语中较语音、语法更为灵活的语言单位,考究其语用更能为语言学发展和使用做出贡献。 这就说明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对现代汉语同义并列复合词中比重最大的动词性同义并列复合词进行语用分析,按照邵敬敏在《现代汉语通论》(第五章 语用 讲义)中提到语用分析的原则(文中这样提到:语用分析的基本原则是:把话语放在语言使用者和语言使用环境(语境)对它的制约中进行分析。),运用恰当合理的方法完成对附录2的归纳、分类与总结,在前人没有做系统单纯研究动词性现代汉语同义并列复合词的背景下,做好这类词的研究。以下词语所距离局均来自北大语料库。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