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国内外研究现状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一贫困生心里健康状况的研究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对高校大一贫困生的现状、表现出来的特征、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高校贫困生心里健康问题的对策都作了大量的研究。李艳红 对当地某校36名大一贫困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一贫困生的九个因子略高于非贫困生,但总体上健康水平基本相同,但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三方面的因子差异比较显著。包水梅, 王晓霞 的调查结果表明,大一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偏执以及精神病优尔个因素上与非贫困生差异显著。6160
  钟燕、刘仙菊 等人采用SCL-90量表的调查结果显示,除躯体化一项外,其他各因子及总分均高于常模,主要心里问题为强迫、偏执、人际关系和抑郁方面。
  这些实际调查都充分说明了,我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非贫困生低,其中大一贫困生尤其显著,而且在人际关系、抑郁、强迫症状方面表现突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贫困生的数量进一步扩大,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2 贫困生自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贫困大学生主观上存在的某些问题是影响他们心理监看的重要因素。归因,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 对他人的成功,人们常常归因于外因,而对自己的成功,常常归因为内因。反之,对自己的失败,人们常常归因于外因。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贫困生不能正确看待自身贫困的形成的原因,往往将资深的贫困归结于社会的不公平,政府改革的失误造成贫富差距,对自身弱势归因偏差。这种既成比较劣势,加剧了贫困生自备妥协心理的形成。一些人往往在埋怨社会的不公的同时,又习惯了逆来顺受,“贫困生之所以贫困,是因为他们原本就处在贫困中,缺乏发展所需要的那些基本条件,如此,贫困生将无力发展而进一步陷入贫困中。”从而产生认知偏差,所谓认知就是人们对待事物的方式,它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观点、阐释事物的思文模式、评价是非的标准、对人对事的基本信念等 。任何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都有其人质根源,不健康的心理常常来源于不健康的认知。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形成“功能型认知假设”,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中,一旦受某种刺激,则会产生大量的“负性自动想法”, 进而上升到意识层,产生抑郁、焦虑及行为障碍等,反之,又加强了负性自动想法。不少贫困大学生对自己定的目标过高,抱负水平偏高,而对挫折的容忍里又偏低,容易造成心里问题的形成。有些贫困生在应对方式上存在着误区,对自我的评价自我的调适能力比较低,自我认同偏差,封闭的性格以及诚信素质等都会导致他们心理问题的出现。
3国外对大一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
   西方学者们认为:贫困对青少年健康与发展的影响会延续一生。那些家庭经济很贫困的青少年他们的身心健康都相对较差,并且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贫困导致自尊心下降。
    博尔格(Bolger) 指出:青少年如果长期处贫困女状态,他们的自我形象就会偏低。麦克罗耶德(MclOyd) 等认为:经济压力越大,焦虑和心里困惑也越大。布罗迪(Brody) 也指出:家庭贫困会导致忧郁情绪增加,而乐观情绪减少,从而降低他们的社会适应力。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