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家教与家训文化研究(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当代家教与家训文化研究(2)


(二)家训的概念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又叫庭训、庭诰、家戒、家范、家法等。家训文化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家训主要指父祖辈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的训示教诲,还包括夫妻间的嘱托、兄弟姐妹间的诫勉。如果行诸文字,更是被许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所用来作为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 。
(三)家教与家训的意义与作用
家教与家训,基本上涉及了古代社会生活中启蒙明理、安身立命、求学成人、育儿闺训、忠孝仁爱、男女力戒等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方方面面。家训是家谱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家训都是历代名人世家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从中国家训的历史上看,家训核心是从治理家族,修身教子展开,其实质是对子孙进行道德教育和塑造优秀人格,因此家训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国家训可以称得上是先人留传下的为人处世宝典。
因为家训一直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所以家训一直被世人所重视。另外,家训也叙述人们日常生活中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等。简单来说,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家教家训。家谱中经常出现的家训,一般包括了以下内容:①注重家法、国法;②和睦宗族、乡里;③孝顺父母、敬长辈;④合乎礼教、正名分;⑤祖宗祭祀、墓祭程序;⑥修身齐家、约束言行。
家训,家庭礼仪,修身准则,人人必须遵守,使之成为“一家之法”!在任何历史时期,家训对于稳定社会秩序一直有着一定的作用,也是国家法律之外的重要补充和辅助手段。
二、家教与家训的形成与发展史
 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提及家训,所以一说家训,我们似乎感到不熟悉。事实上,稍微观察一下历史上的家训,我们会发现,许多家训常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我们很少注意罢了。而且通过这些家训,我们还能够清楚地了解中国家训的形成与跌宕起伏的发展史。
      先秦时期,是中国家训的“起始期”。周公的《诫伯禽书》是先秦家训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开创了中国家训先河。广为人知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话,讲述的是周公教育他的儿子伯禽的故事,赞扬了周公谦虚勤奋、对人才的渴求的品格。周公以自己“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经历,告诫儿子如何去选拔人才,治理国家,可以说是语重心长。
      秦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家训的“发展期”。在秦汉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家训文本文献。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逐步完善,家训开始形成体系,许多家训名篇以及有名的家训故事开始被人们广为流。南北朝思想家、教育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相对完善的家训,是传统家训的集大成者,甚至被后人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这也标志着中国家训文化真正走向了成熟。
 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家训的“繁荣期”。家训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开始走向繁荣。唐太宗的《帝范》与《诫皇族》、欧阳修的《诲学说》与《与十二侄》、朱熹的《朱子家训》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具特色,看到了中国家训的繁荣。其中与《颜氏家训》相提并论的《袁氏世范》,被称为“亚训”,经人们推广之后,被私塾当作教育启蒙书。中国古代文人们尤其推崇《袁氏世范》,将其视若珍宝。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