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府兵制的破坏原因(2)
时间:2019-08-06 14:15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李渊父子起兵时所有兵力为三万,加上临时招募以及进军关中途中招降和收编的一些军队多达二十万。”[1]当时为了将来自四方各部队的军士衷心于李唐,以及为了解决庞大的军队粮草的供应,李渊把招募和归降的军队逐渐纳入了府兵制度的组织机构中,由此军队便开始耕战兼顾,府兵制的雏形初步形成。李渊驻进长安以后,就开始任命“元从功臣”,开始设置军府,完全承袭了隋代的制度。唐代初期十二卫的机构都已重新设置了,战乱之际,这些军将常常在外领兵打仗或者是镇守边疆地区,当时的十二卫所属有骠骑、车骑将军,是事实上的领兵军官。然而骠骑、车骑多隶属于三王,即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者势力分立。十二卫大将军一般为崇宠的名号,不是所有的将军都能够纳入十二卫的统领机构中。唐代关中地区分为十二道,每一道设有一军府,后来又改“道”称为“军”,并成为十二军,军的下面设坊,“军坊设坊主一人,检查户口,劝课农桑。”[2]十二军将军低于十二卫大将军一级,但十二军为关中最基本的军队,它可以分别拨归于十二卫或亲王护军府统帅,担任宿卫或征戎。 唐太宗当政的时期内,政治清明,阶级矛盾缓和,中央集权政治进一步得到集中,后世称为“贞观之治”,贞观十年以后,府兵经过重新整理,也进入全盛时期。 2.中唐府兵制度日趋衰微 “唐太宗贞观十年,确定军府的专名为折冲府。”[1]折冲府分布在全国各地,加强了唐王朝对地方的统治。至于折冲府自身的发展和变化,在唐代折冲府的数量不断的增多。苏冕《会要》记载道:“武德三年又设置折冲府有二百八十,加上旧府共优尔百三十三。”[3]这里的折冲府633到底是府兵制度发展到全盛时期的总数,还是其开始走向衰败的表现,谷霁光先生论证道:“折冲府数达到最高额633时不是府兵的全盛时期,而是它的崩溃时期。” 另外,《邺侯家传》也有所记载:“玄宗之际,契丹两族强大,不置府兵蕃上,以备两蕃。诸道共优尔百三十府”[3]这同时也正好表明了折冲府的数量在最高额的时侯,正是其崩溃时期。 “自高宗、武后之时,天下久不用兵,府兵之法浸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宰相张说乃请一切募士宿卫共十二万,号‘长从宿卫’,岁二番,命尚书左丞萧嵩与州吏共选之。明年,更号曰‘彍骑’。而至天宝八年,折冲诸府无兵可交。”[2]于是,玄宗时期,宰相张说就建议官府去出资召募士兵前去屯守。由此府兵制度宣布崩溃。府兵制在唐代的衰亡,追究其原因既有内在的又有外在的。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