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解在数学解题中的辩证应用(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数学论文 >

一题多解在数学解题中的辩证应用(2)


    ⑶过程与目标的调控。数学解题的过程是解题者通过一系列操作,把问题从开始状态推进到末尾状态的过程。开始状态即问题所给的最初条件,末尾状态即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操作即解题所要具备的知识与方法等。解题实施中,目标既是解题的起点也是终点,因为目标在解题的整个过程中引导解题者思文的进行,调控的一个思想:“过程受目标所控制,条件为过程所选用”。解题的一般流程是先通过审题,确定问题目标;再由进一步探索明确中间目标;最后根据目标选择提取所需的知识方法。根据求解目标,对解题方案实时调整和修正,以确保解题活动沿着正确而有效的方向行进。
    ⑷思文品质。解题的过程是展示和发现思文品质的过程,思文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解题的成败,在教学中应通过诸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训练,培养学生思文的广度和深度。

2如何认识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即指调动已有知识,打开思文局限,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思路切入,尝试探求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依据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就是要求师生充分挖掘题中包含的信息如已知量、未知量、待求量等题设条件,继而运用可行的手段多路径地解答题目。如此一来,一题多解最终结果是“殊途同归”。
    “多解”即为解法的多样化,这意着多种解法中允许学生存在知识资源,思文品质等因素的差异,意着能多解的题具有更高的普适性,更契合处在不同水平的学生解题需求,意着此类题目有较强的吸引力,使解题者更专注于问题本身的求解。一题多解使得每位学生都能从中各取所需,获取力所能及的知识,满足了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又可避免学生解题能力上的两级分化。数学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解题能力,而影响解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何统筹兼顾、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一题多解是有效的途径。
    一题多解的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习过程,但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学生的见解是新颖独到、别具一格,还是常规老套,都应该得到老师及时的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造灵感,打开思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思、各有所为、各有所得。

3一题多解教学实施前的基于学生特征的几点分析
3.1学习起点的分析
    这一分析又可细分为三方面的分析: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判断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状态;分析学生的技能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学生的技能基础是存在差异的和动态变化的,要实事求是地确定学生的技能起点;分析学生的学习心向,通俗地讲就是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作考察。    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分析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的确定,对学生学习起点水平分析不足、不全面、一题多解教学的内容就会偏离学生实际。若把学生的起点定的太高,则会降低一题多解教学效果,若学生连普通题目都解答不好,而要求他们一题多解,那只能是学生对“一题多解”望而却步;若将学生起点水平定的太低,使学生重复低水平的一题多解,那纯粹是体力劳动,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如此以来“一题多解”的教学效能就埋没殆尽了,因此,全面、客观地厘定学生的学习准备,是很重要的。
3.2需要性的分析
    这是从教学全局来分析的,进行一题多解要准确评价学生学习起点水平,但只考虑起点水平还不够,还需要分析学生当前的状态需不需要“一题多解”,如社会对当前状态需不需要、考试需不需要等需求分析。假如单单满足学生起点水平可接受一题多解,而不作一题多解需要性的认证,盲目进行一题多解,那么一题多解就会失去意义。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