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演变及影响分析(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中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演变及影响分析(2)


一、中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演变
(一)1950年—1993年中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探索阶段
1.改革开放前的出口退税政策表现:不成型与不稳定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为计划经济,与进出口产品相关的较为完整的专项制度还未形成,同时受到了当时国家对外的政策的影响,变动较为频繁。
2.1979年到1993年间的出口退税改革:逐步建立与完善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的有效需求非常不足,通过扩大外贸规模,可以实现以国外的需求带动国内需求的目的,因此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希望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出口退税制度。1985年3月,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正式建立。随后的1988年-1993年间,我国政府又积极地对出口退税制度进行了完善,总结出了较为完整的进出口税收制度。
但此阶段的出口退税制度只是政府初步意识到了出口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希望以此达到刺激出口的目的,在具体执行上断断续续,并没有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1994年—2003年中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阶段
1.1994年-1999年间出口退税率调整频繁
1994年是我国税制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的一年,关于出口的产品更是依照国际惯例实行的是零关税政策。然而有限的征税力度,又造成了出口退税的财政负担较重的状况,为此,我国政府曾两次下调退税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出于出口增长的放缓的考虑,我国又对部分的商品提高了两个百分点的退税率。而此时,欠退税现象愈发严重了。
2.2000年-2003年间重点进行退税结构调整
2002年初始,我国针对那些生产型企业的自营和委托出口货物与那些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型企业的委托出口货物实行了“免抵退”税的办法。在2003 年10月13日,税务总局又适当的降低了出口退税率,对现行的出口货物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
(三)2004年至今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完善阶段
1.2004年-2007年间出口退税的调整
(1)2004年新改革时期内,出口退税率快速下调
①2004年出口退税改革背景
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人民币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其实质是要削弱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二是由于负担机制的不完善,造成我国政府的财政压力随着出口规模的日渐壮大而增加,而由此产生的欠退税现象对出口企业的积极性打击较为严重,对出口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②2004年改革出口退税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一,2004年1月1日起,由中央偿还历史上的欠债,建立起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的退税新机制。
第二,在结构上,对不同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退税率分为5%、8%、11%、13%、17%五档。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