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邦乡土小说牧歌叙事特色探析(3)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刘庆邦乡土小说牧歌叙事特色探析(3)


刘庆邦说过:“每个汉字都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它的底蕴是深厚的,根是很深的用这些字的时候我是怀着敬畏之心的,生怕哪个字用得不是地方,每句话,每个字都要推敲。”[3]审美化主要体现在小说中诗意化的叙述语言。叙述语言是作者为展现自己的写作意图而使用的描写性工具,它直接影响作者的表达效果和读者的接受效果。从古至今,优秀的作家对语言的运用无不尽力追求。刘庆邦的乡土小说都是从生活中寻求一个普通人,一件琐碎的小事,一个不经意间的场景,向人娓娓道来,虽没有柳暗花明的情节,也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更没有惊天动地地故事,叙述语言简练含蓄,但却总是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细致入微的温暖。这就是刘庆邦语言的魅力。如《手艺》“錾子錾磨是实打实凿,铸钢的錾子每在石头上凿一下,錾尖那里就会冒起一朵烟雾,间或溅起一簇火星。不论是烟雾还是火星,都散发出一种香,一种古老而厚实的臭香。”[1]这种场景的描写,活灵活现,宛如在眼前展示。在这样一幅图中不仅有动作的描述还有嗅觉上的展现。而且《曲胡》中也有优美雅致的句子:“秋叶飘零的夜晚,月如白霜,琴声悠悠扬扬传来,如泣如诉,使好多善良的农人痴痴呆呆,嗟叹不已。”[1]“夏夜里,人们饭后到塘边歇凉,摇蒲扇,数星星,听一种不可寻的小虫冥冥地唤唱,和白条鱼跃出水面噗通的一响。”[1]这两句的描写既通俗又典雅,既有词的节奏,又有散文的韵律,还有诗的意境,这种意境是自然朴素的。刘庆邦的语言是纯自然的,就如春去夏至,日出云散一样是作者心中的温情在笔尖下的自然流露。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