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旧城改造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2)


1.3.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20世纪70年代末期,吴良镛[4]在《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一书中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概念,并提出必须“遵循城市发展固有规律”,以新替旧,从“有机更新”将走向新的“有机秩序”,才是旧城发展的正确方向。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引入公众参与城市改造的理念。随着以人为本,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理念的发展,群众参与现代规划理念也越来越频繁,但是,由于群众对于城市改造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和了解,群众对于城市改造的实际指导作用甚微,更多的还是泛泛而谈,缺少具体的措施和实践观点。这种方式可以说是属于群众被动地参与了城市改造,比如政府举办的公开座谈会、改造提议时的市民调查、公共的展示专家对于城市改造的涉及方案等方面。这些方面仍然是属于政府、相关专家以及开发商等在主导,决定权仍然是属于政府部门,并没有切实让公民参与其中。参考Arnstein的阶梯理论[5],现在的中国公民参与城市规划的实际意义只能归结为是最低层次的伪参与或者说是象征性的参与。中国在城市规划、改造方面的民权还是相对比较小,应该更加注重公民的实际参与而非采用被动参与的方式。
在20世纪90年代,杨志明等人提出了关于旧城改造中存在的误区:
1. 大肆地拆除重建,急功近利,造成大量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 只关注黄金地段;
3. 旧城改造没有根治解决,反而使得城市越来越拥挤。
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过度盲目追求经济的开发,同时,开发商也一追求商业利益所引起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国家开始对土地政策紧缩,减缓了建设区的发展,许多城市开始对城市的内部进行改造,旧城改造这一概念慢慢成为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焦点。当前对于旧城改造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技术层面以及制度层面。基础层面通过规划设计的角度从城市的功能、空间形态以及规划方案等方面旧城改造的方法和模式。制度层面则更倾向于研究分析旧城改造所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例如其利益的分配、土地的使用权等方面的问题,从法规制度的方面来谋求解决的方法。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张京祥、包亚明、王春兰等学者通过应用空间产生理论来研究各个层面的主体关系、消费文化导向等方面,但是都缺乏对旧城改造整个过程的全面研究和分析,研究对象相对片面。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