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变化+文献综述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丁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变化+文献综述

摘  要:丁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杰出才能的女作家。她不仅意识到女性在时代背景下的悲惨的命运,并且丁玲作为一位女权主义的积极呼吁者,她更多的通过作品来召唤人们关注女性的命运,关注女性本身。她小说中的人物,尤其是一些女性形象的细腻刻画使得丁玲蜚声文坛。并且随着时代大背景的转换,其描写的个性人物也开始发生着变化。本文将从丁玲创作前后期的女性形象及其变化以及丁玲的小说对我们女性的启示这两个方面来探讨。6535
  关键词:丁玲;女性主义;女性形象

Ding Ling Change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Novel
    Abstract:Ding Ling is one with an outstanding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o women writers. She not only aware of the tragic fate of women in the context of the times, and Ding Ling as one who urged the feminist, she works more through to call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fate of women, focus on women. The character in her novels, especially women's delicate depiction of Ding Ling's renowned literary circle. An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to convert, its descriptive character figure also began changing. This article from before and after the creation of Ding Ling's female image and the change of Ding Ling's novels for our female revelation of the two areas to explore.
    Keywords:Ding Ling;Feminism;Female Image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前言 1
一、女性主义2
二、丁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变化3
(一)丁玲早期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变化3
(二)丁玲后期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变化4
三、女性形象的变化对现代女性的启示5
结语8
参考文献8
致谢 9
  丁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变化
    前言
    丁玲,籍贯湖南。1904年出生于临澧县一个地主家庭,四岁的时候不幸丧父。母亲是一个在当时的时代中,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女人。受其母亲的影响,丁玲在很早的时期便萌生了强烈的反封建意识。她在读中学的时候,受到了五四文化的熏陶。正是由于受这些反封建思想的影响,丁玲在创作中更多的将反封建思想以及在当时状态下的女性的命运,通过自己的笔触将其逼真的刻画出来。
回顾丁玲的创作生涯,关于她女性创作题材的小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丁玲初涉文坛——《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等等,这些作品收录在短篇小说集《黑暗中》,是丁玲早年的代表作。她们大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反封建的思想和意识、为自己的叛逆行为付出行动的勇气、敏锐的感受能力。第二阶段,中篇《1930年春上海》开始,创作的主题开始变化,由笔下的主人公——资产阶级小知识分子女性形象变为走向大众,这在《田家冲》(1931年)里初露端倪,《水》(社会型题材)标志着丁玲创作风格的转变。第三阶段,丁玲到达延安,《我在霞村的日子》(1941)以及《在医院中》(1941),把对女性视角的观察转向革命阵营,塑造了与时代同相连,积极投身革命的女性形象。第四阶段,丁玲开始于“文艺服从政治”的创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女性人物形象黑妮显示了她早期女性思想的痕迹。1979年《杜晚香》的横空出世,续接了她中断的女性题材的创作。丁玲在不同的阶段里创造出了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正是丁玲女性主义思想在其小说中的体现。
    一、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这一词语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女性向来都是历史的生活在以男性为主宰的文化秩序之中。女性不可能建构自己的话语空间,建构自己的主体性的权利。[1] 中国女性主义是在五四时期才真正的出现,这种推翻封建文化秩序,颠覆以男性为中心的时代,给中国的知识女性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启蒙,她们开始了对爱情的自由与婚姻自主的期待,对于政治民主平等的期待。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