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杀生》的审美价值(2)
时间:2017-03-16 13:04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尼采强调,酒神精神的真谛是:“其一:肯定生命的价值,热爱生命本身;其二,具有强有力的生存欲望和抗争精神”。[5]尽管村民都不愿与牛结实交往,他经常被人暴打赶出村子,但他是热爱生命的,抓住有限的每一天尽情游戏欢笑,因此他过得都很快乐。牛结实救起沉塘的马寡妇,是不愿意看到这样鲜活的生命被冷酷的族规扼杀,他虽然强占了马寡妇,但体现了对他人生命的珍视。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追究爱情追求生存的权力,任何人都不能剥夺。 这样一个崇尚自由热爱生命的酒神形象在他人眼中却是个“恶人”。影片的开头,村民们把牛结实扔下山坡,被医生获救后他进入村子。但由村民们一个个见到他就都回屋关门落锁,以及油漆匠娴熟的报信动作,体现了村民对这一人物的恐惧。与中规中矩的村民相比,牛结实确实与众不同,有些放任无度。 恶的本质是破坏性的,它引起社会冲突;善的本质则是文持现状,保持现实的和谐与平静。制造动乱的则是恶,以这样的标准,那牛结实真可谓是大“恶人”了。“恶本质上主动,善的本质是主静,在动与静的相互斗争中,人类伦理观念和道德标准就得以变化发展。因此,恶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5]村民们对牛结实的的排斥,实际上是不能接受他这种反对权威、礼法秩序、尊重生命的进步意识。影片中以镇长为首的村民一直守护着原有祖宗的秩序,压制临终老人想喝酒的正常欲望,依据封建迷信要求马寡妇沉塘,枉杀鲜活的生命。由此看来,镇长才是真正的恶。 黑格尔说过:“当我不知道自身是自由的个性时,它才依然是这种实体的本质和信赖”,[6]也就是说当人们还处于愚昧之中缺乏认知时,不可能意识到自身的不自由。村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恶举”,反而是一种为民除害的 “善举”。当牛医生企图说服村民杀死牛结实还未出生的孩子时,村民们说“结实是结实,娃儿是娃儿”,以及送别牛结实时流下的眼泪,可见,他们并不是良心泯灭的人,只是自身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落后性。唯一能够称得上恶的只有牛医生一人,他是明知是恶而为之。“纵观历史,在某一种制度即将没落前,那些勇敢挺身而出的人无一不背上‘恶’的骂名”。[5]牛结实就是传统制序被打破前的觉醒者,他承受着别人的不理解,甘愿做他人眼中的“恶人”,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从没有替自己辩解一句。 任达华饰演的外来医生角色起着解谜作用,片尾医生为牛结实翻案对镇长说:“你看,事情会不会是这样的”,牛结实给垂死的老人喝酒,让他含笑上路;救起陪葬的马寡妇,是对生命的珍视;往水源里撒催情粉,是想让全村人能够相亲相爱这让我们看到另一个牛结实,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离开小镇之前,牛 结实把抢别人的东西都还了回去,一个眼镜、一块花布可见他欠别人的不多。用自己的生命换回妻儿的性命,足以见得他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回顾牛结实的行为,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他不想像其他村民那样“寅时打水,洗脸漱嘴”,每天过着一样的生活。村民的生活是被固定化了的,不用思考,不能反抗,按照祖宗的规矩重复着和祖辈一样的生活。每个人不是主动追求的人,而是被动接受的“物”。牛结实自由自在、任气使然,即使被毒打,也依然能笑得很开心。 二、鱼:自由的隐喻 “鱼”是这部电影中一个新奇的意象,也是寄予作者深情,表现主旨的一个意象。“鱼”在电影中多次出现:庙门上的鱼型锁,马寡妇的音乐盒,牛结实拖走的棺材形状,片尾出现的鱼自由游动的画面,以及电影结束时字幕画面出现的小鱼历险记的动画内容。这一系列鱼的出现,都围绕一个人——牛结实。这里,导演反复告诉我们一件事:牛结实就是鱼的化身。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