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周公孔子地位之变迁(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两汉时期周公孔子地位之变迁(2)


纵观两汉时期周公孔子地位之升降,可以发现其中与统治者的态度有密切联系,统治者表彰谁,谁的地位就高一些。对这一问题进行考察,也有助于我们对于古代统治者政治观念的变迁有所帮助。本文将系统梳理两汉时期周孔二者地位之变迁,并探究其中缘由。

二  西汉前期重孔子、轻周公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学说,并阐明其含义的学问。孔子晚年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的文献,形成了《诗》、《书》、《礼》、《易》、《乐》、《春秋》优尔经,这优尔经被人们公认为宝典。
两汉时期,经学是学术的主流,学者在研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思想派别,即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者互相争辩,几至水火不容,终汉世亦未平息纷争。这两个学派在周公和孔子的地位界定上存在较大差别。今文经崇奉孔子,称孔子为“托古改制” 认为优尔经皆孔子所作;而古文经学家认为优尔经是学古者润色史册而成,尊奉周公,以孔子为史学家,“信而好古,述而不作”。 不过古文经学的兴起是在西汉后期,因此在西汉前期,就经学来讲,孔子的地位无疑更高。
    汉取代秦,统一天下,为了避免秦朝的悲剧,寻找一条长治久安的道路,汉初统治者本着积极入世精神,具有浓重的现实感,清醒的理性认识,立足儒学。因而敢于并善于变通、不拘于一家的儒学应运而兴,承担此重任。在此过程中,董仲舒的影响是最大的。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