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与商鞅变法的联系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百家争鸣与商鞅变法的联系

摘要商鞅变法是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之一,研究商鞅法家思想于今于古都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本文将首先对先秦时期魏国尚法传统进行分析,再对春秋战国之交的早期法家先驱和一些思想中带有法家色彩的儒家名士们的思想进行分析,论述二者对商鞅思想形成所起到的影响。之后将在对商鞅的治国思想进行简单总结后,分析一下商鞅之后的战国法家及儒法兼具的诸子思想,论述商鞅法家对他们的思想所产生影响。41438
毕业论文关键词:商鞅变法;春秋战国尚法传统;早期法家;战国后期法家
Discussion on Shang Yang's reform and the Warring Schools links
Abstract
Shang Yang's constitutional reform is one of the major event in the Chinese history, study of Shang Yang's legalist ideas appear in the ancient capital is very useful. This will be the first to analyze the State of pre-Qin dynasty law tradition, of Legalist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early pioneers and ideas with school colors in an analysis of the thoughts of the Confucian scholar, discusses both of Shang Yang's thought of the impact. Shang Yang's thought of governing, after after a brief summing up, after analysis of Shang Yang's legalist and Confucian laws of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both of the warring States, shangyangfa discussed the impact of their ideas.
Key Words: Shang Yang's reform  Legal traditions of chunqiu and warring period  Early legalists  Legalists in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目  录
摘要-1
Abstract-Ⅱ
目录Ⅲ
一、三晋地区尚法传统1
(一)春秋时期晋国宗族政治混乱-1
(二)晋国的法治传统2
二、儒法兼具思想家与早期法家先驱之思想2
(一)儒法兼具思想家子产与晏子-2
(二)早期法家先驱李悝与吴起3
三、商鞅及其治国思想5
(一)商鞅其人-5
(二)商鞅的治国思想6
四、商鞅思想对后世诸子的影响7
参考文献9

一  三晋地区尚法传统

提到商鞅,就不得不提及先秦法家,如果我们总结一下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就可以发现,他们大部分都曾在三晋地区活动,其中以魏国最为活跃。在商鞅之前,战国初期的李悝、吴起都曾在魏国为官。与商鞅同时期的慎到是赵国人,申不害在韩国变法,商鞅本人曾在魏国做中庶子。在商鞅之后,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也是韩国出身。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三晋地区的尚法思想比其他地区要浓厚,商鞅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受到三晋地区法家文化的耳濡目染,吸收了早期法家思想,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治国思想。
(一)春秋时期晋国宗族政治混乱
三晋地区尚法思想活跃的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宗法制度在晋国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效力。春秋时期晋国内部宗族林立,其中较为活跃,留有记载的就有优尔十多家。他们中有的是姬姓宗族,有的是周朝建立以前的先晋遗民,有的是晋国国君所分封的卿大夫,还有一部分是同化的少数民族,社会结构较为复杂,各宗族并非像西周初年设立宗法制时期那样,都是君主的宗亲。他们宗法观念淡薄,加上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形势,周天子对诸侯的权威、国君对卿大夫的权威也开始瓦解,孔子说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就是指的这段历史,所以传统的依赖于血缘亲疏关系来区分大宗小宗的宗法制度已经不适用于当时的晋国了。
晋国内部宗法观念淡薄为国家带来混乱的例子数不胜数,晋国是春秋时期弑亲灭宗现象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晋献公的爱姬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国君之位,逼死了贤明能干的太子申生,还迫使公子重耳与夷吾两兄弟在外流亡,多年以后重耳才得以辗转回国即位为晋文公的故事。但是早在八十多年前的晋昭侯时期,晋国就发生过曲沃桓叔弑君的政变,从此曲沃一宗就与国君一宗之间征战不断,最终桓叔的孙子武公灭晋侯而代之,这就是有名的几场小宗取代大宗的政变之一。武公的儿子就是未来的晋献公,他即位以后为了防止小宗弑君,又进行了一系列打压小宗的行动。由这一系列政变开始,晋国内部原本就淡薄的血缘宗法观念更加淡薄,产生了一系列大宗小宗相互斗争杀害的灭亲风潮,等到晋文公时期,晋国已经呈现了“无公族”的现象,这使得晋国的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坏,也为三晋地区出现“官不私亲,法不遗爱”的法家思想埋下了种子。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李悝与申不害在魏韩两国变法后能得到善终,而商鞅与吴起在秦楚两国变法尽管深得国君的信任,却得罪了很多旧贵族,以致在新君即位后遭到旧贵族报复。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