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文献综述(4)
时间:2017-03-17 13:11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三、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新闻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新闻界的反应,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发生了改变。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有新闻工作者自身的因素,也有很多外在的因素,下文将会从四个方面来介绍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对法律缺少敬畏感 当前,新闻事业发展迅速,新闻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些新闻工作者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无视法律,任意曝光消息来源,随意披露受害人和知情者私人信息,这种知法犯法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 媒体在报道某些有关性侵犯的特殊新闻时,被采访对象的正面照片或视频,必须要经过技术处理。“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个人的隐私主要包括个人信息、私人领域、个人私事、私人活动等四个方面,侵害他人隐私的情形包括披露性犯罪、性侵扰的被害人的姓名、身份、地址和其他足以使人辨认的特征;侵入他人住宅、骚扰他人的私生活等。” 而在“杨武事件”的报道中,媒体不仅公布了杨武家的具体所在地和受害人的真实姓名,还拿着摄像机和照相机进入杨武家中,拍摄家里的情况。受害人杨武曾经苦苦哀求记者离开自己的家,但是,新闻工作者却始终不肯离开。此外,关于整个事件的新闻被传在了网络上,被无数的人浏览,杨武夫妇,甚至他们年老的母亲都清晰地暴露在了公众面前。这些新闻工作者为了做新闻而不顾及法律的尊严,肆意践踏别人的隐私,这种行为引人深思。 (二)人文关怀缺失 《南方都市报》记者纪许光曾经说过:“记者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基本道德判断的人,而不是冰冷的信息传播机器。”在遇到灾难性事件或犯罪案件时,对灾民、受害人的心理要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新闻工作者要运用好“移情效应”,使自己置身于采访对象的处境之中,并要了解采访对象的内心活动,真诚地对采访对象、关心他们,理解他们。新闻工作者只有具有人文精神,才能打开被采访对象的心灵,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然而,在人尽皆知的杨武事件中,记者却“拷问”式地采访杨武夫妇,无情的镜头对准杨武,就连他精神失常的妻子也不放过,她的身前堆满了话筒,记者们“放大、放大”的声音格外刺耳。这样的采访方式严重伤害了杨武夫妇的自尊,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人身伤害。 在《媒体的职业道德准则》这本书中,曾经有这样的推理:“我为什么会关注这条新闻?如果这条新闻报道的是我或我的家人,我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当新闻与道德伦理发生矛盾时,新闻工作者应当用这些问题来自问自己,以此来约束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同样,用这些标准也可以来判断一个新闻工作者是否具有人文关怀。但记者在报道“杨武事件”时却没有站在杨武夫妇的立场去看待整个事件,在残忍的采访和披露之后,受害人王娟曾多次企图割腕自杀,他们甚至想离开家来避免新闻媒体的侵扰,这样缺少人文关怀的采访又有什么意义? (三)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在“杨武事件”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闻工作者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任何企业、单位和个人都有它的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是指从事新闻活动的人面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者传播新闻信息,为人民群众服务,由于他们的行业具有特殊性,因此,社会责任意识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十分重要。如果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就不能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角度,不能写出思想深刻、引人启迪的文章。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