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盛宣怀年谱长编》解读盛宣怀的官商交际(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从《盛宣怀年谱长编》解读盛宣怀的官商交际(2)

一  盛宣怀信函略说

生活于晚晴民国时期的盛宣怀,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时代一样,曲折而复杂。他出生于常州的一个官绅家庭,先天优越的环境让他比别人多了很多优势,可以经常随父亲造访文人墨客,听他们高谈阔论,有时同父亲一起办公,及时了解朝廷动态,一旦地方上有什么编书的工作,盛宣怀也会积极参与其中,提高自己的文采。他秀才出身,但举人考试屡试不第,从此绝意科举,不得不放弃了科举仕途,另辟登晋新径,这也成为盛宣怀终身憾事之首。但同时,他与封建取仕的不相适应,又说明了他的思想高于当时所处时代。

作为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一生致力于兴办实业,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他为了将洋务事业发展至全国,辗转各地,在不断壮大实业的同时,也结交了众多朋友。他们之间的书信,除了传递信息、互通有无的实用功能外,同时也在交流着对时局的看法,具有精神交往的意义。2004年 4月出版的《盛宣怀年谱长编》中,收录了其大量的往来信函,这种情况,与盛宣怀及其家族的悉心保存有着直接联系。书中涉及到的通信对象也十分广泛,共涉及到两百多位人物。因此,其中既包含了与各地各级官僚之间传递信息的书信,又包含了他与友人之间对某些事件、观点探讨的书信,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书信,内容十分丰富,为我们完整地研究其人际交往带来极大地便利。

从盛宣怀现存书信来看,其通信对象中比较重要的、较有代表性的是李鸿章、王文韶、郑观应、张之洞、袁世凯、刘坤一、李维格、小田切万寿之助等人。如果仅从现存书信的数量来看,无疑是李鸿章居首,从1872年至1901年,每年都会有数封信函往来于盛李二人之间,其他几人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意着就不重要,相反盛宣怀与他们的交往也非常多,关系非常密切,这些书信交往对于他们各自的行为处事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梳理这些交往关系,不仅对于研究盛宣怀有重要作用,对于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实业思想史也有着重要帮助,本文主要选取了李鸿章、袁世凯、郑观应这三类人物作代表,一一进行探讨。

 

二  盛宣怀与甲午战前官场的信函交际——以李鸿章为例

 

李鸿章(1823—1901),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谥文忠,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同时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盛宣怀的父亲盛康,曾任湖北武昌盐法道等职,是朝廷外放地方官中的实力派,他曾在李鸿章于湖北打“长毛”期间为其操办后勤军务,甚得其意,为盛宣怀后来进入李鸿章幕府打下了基础。1870年,经杨宗濂推荐,盛宣怀开始在李鸿章手下工作,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可以说,是识才和惜才的李鸿章把盛宣怀推上了历史舞台。此时,盛宣怀已经认识到只有发展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引导的近代工商业才能够使国家富强。于是,他协助李鸿章办洋务,上书建议并筹办轮船招商局,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企业经营活动,缔造了中国历业史上独一无二的商业大帝国。

在李鸿章的事业中,盛宣怀参与最多的就是近代工商实业的筹办,以及一些外交事务的处理。早在1876年,盛就同时参与了这两方面的实践并初显成效。在实业方面,除参与和定议购买旗昌船厂以壮大轮船招商局外,在湖北煤铁矿方面亲率洋矿师等技术人员登山涉水进行勘探,在盘塘建立了湖北开采总局” 。在外务活动方面,他主要参与了两件事,一是马嘉理案(又称滇案),二是淞沪铁路。1876年9月,盛宣怀应李鸿章函召,去烟台参与滇案的谈判。对于此案,他在前一年的《上李鸿章禀》中,就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