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视角的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研究(3)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基于供给视角的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研究(3)

改革开放开始之后,社会主义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得到了提高,为适应这种发展速度,中央政府不断颁布新政策,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1979年2月,国务院正式恢复农业银行的地位,并对农业银行的职能、性质、业务等各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其地位上升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职能进行了强制性规定,指出农信社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三农”,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并且规定,农村信用社属于农业银行的管辖。此后,我国开始建立起以农业银行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在这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后,我国农村经济开始初步的持续发展。

第二阶段:金融扩张阶段(1984-1997年)

经过第一阶段的金融发展之后,我国的农村金融开始复苏,政府试图扩大农村金融的影响和业务,并作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定: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允许农民和集体的资金自由地或有组织地流动”,第一次承认了民间金融的存在。1986年底邮政企业的业务得到扩展,增加了邮政储蓄业务,可以吸收一部分农村闲散资金。1994年4月,农业发展银行正式组建,承担起政策性金融的功能。1996年,农村信用社开始独立于农业银行,真正恢复合作金融的属性。在这一阶段,政府削弱了对金融的管制,为了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补充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资金,政府允许多种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共同发展,农村民间金融获得了比较宽松的成长环境,发展极快;并且农村保险事业也开始萌芽。我国的农村金融开始初步形成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与民间金融共存的体系。

第三阶段:金融改革阶段(1998-2005年)

随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在这一阶段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根据1997年的中央19号文件提出“农业银行开始收缩其县及以下机构”,农业银行在农村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同时,农业发展银行开始调整自己的业务范围,主要负责提供粮棉油的收购资金贷款,业务范围巨大收缩,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开始减弱。政府对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开始进行管制,在上一阶段得到巨大发展和扩张的民间金融开始收到抑制,规模开始收缩,在这种形势下,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并且开始向着股份制和合作制两个方向进行改造。

    第四阶段:深化改革阶段(2006年以来)

    2006年,中央开始对邮政企业的储蓄业务进行扩张,正式设立邮政储蓄银行,此后,邮储银行成为农村地区的“吸储器”。同年,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试点工作。同时,由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正规金融开始难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为此,政府开始放宽对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的管制,农村地区逐渐出现了诸如农村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形成能够充分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使得更多资金流向市场,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3.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方面大致有以下几个流派: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3.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农村金融理论界占主流地位的学说。该理论认为:农村居民,尤其是贫困阶层是没有储蓄能力的,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资金不足问题。由于农业生产有其固有的特性(收入不稳定、生产周期长、收益低下等),一般很难从商业性银行获得较为稳定的信贷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必要介入其中,为农业生产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向农村经济主体提供低息贷款来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供求失衡问题。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