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小说《生死场》的主题分析
时间:2019-12-20 14:41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摘要:《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之作。它自1934年问世以来,人们关于其文本的主题意蕴一直是众说纷纭。本文站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之下,根据文本所展现出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在不同时期不同场景的“生死场”,不同境遇的“生死场”,以及“生死场”背后的意蕴等方面,对《生死场》的主题进行多角度的串联式的探讨,挖掘《生死场》更深层次的主题意蕴。43015 毕业论文关键词:《生死场》;东北乡民;女性苦难;抗战;国民性 The Analysis of Xiao Hong's Novel Life And Death Abstract: Life and death was xiao hong's masterpiece,since it came out in 1934,its theme had been debated. Standing in the current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This paper selects the typical characters and examples in the novel,It makes a new exploration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ulti-angle and deeper meaning which under the novel of life and death.Mining the attitude of life and death of villagers ,and behind the national evil of life and death. Beside, It dig deeper connotation of the theme which discussed biography of hulanhe multi-angletandem. Key Words:Life and death; Northeast countryman; Female suffering; During the Anti Japanese War; National character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一、东北乡民们的生死场 2 (一)动物特性的东北乡民 2 (二)命比菜贱的东北乡民 3 二、女性的生死场 4 (一)受着刑罚的女性 4 (二)受着冷漠的女性 5 三、抗战时期的生死场 5 (一)不断蔓延的麻木 5 (二)被惊醒的人们 6 四、国民性的麻木与觉醒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萧红小说《生死场》的主题分析 1934年,萧红发表小说《生死场》。在文本中,萧红描绘了九一八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村庄中,乡民们“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1]由于时代背景和研究角度的不同,学界对于《生死场》的主题分析一直存在着颇多争议。本文站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之下,通过细读《生死场》的文本,根据其所展现出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在不同时期不同场景的“生死场”,不同境遇的“生死场”,以及“生死场”背后的意蕴等方面,对《生死场》的主题进行多角度的串联式的探讨,挖掘《生死场》中乡民们对于生与死的麻木态度,生命的无价值和无意义,及生与死背后的民族劣根性、国民性麻木与觉醒等更深的主题意蕴。 一、东北乡民们的生死场 在小说的前九章中,作者以二里半和麻面婆一家、王婆和赵三一家、金枝和成业一家的三个家庭为主要的描写对象,并以动物作为参照物,为我们展现了乡民们“蚁子似地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土地,种出粮食,养出畜类,勤勤苦苦地蠕动在自然的暴君和两只脚的暴君威力下面”[2]的生活和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在乡民们的“生死场”中,“他们像动物似的只是跟随着自然的轮回,他们在死亡面前没有感到悲伤和焦虑,对生命也并不珍惜。他们一的愚昧,他们也一辈一辈的承受着愚昧所带来的苦难。”[3]他们的家庭承受着地主的剥削,女人承受着男人们的压榨,小孩生长的极其艰辛,长大后又继续轮回着大人们的悲剧。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