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后中国通信行业海外市场的机遇和问题分析+SWOT分析(4)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危机后中国通信行业海外市场的机遇和问题分析+SWOT分析(4)


然而,绝对优势理论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它不能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只能解释国际贸易的一种特殊形式。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所以其无法解释绝对优势和绝对劣势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
(2)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完善了绝对优势理论的不足之处,即当一国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中均处于绝对优势,那么国际分工对其来说似乎无利可图,国际贸易便难以实现。
大卫•李嘉图在阐明他的比较优势理论时,对复杂的经济情况做了一些简化:只考虑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以两国间的真实劳动力成本差异为基础,并假定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生产要素只能在国内移动,在国际间不能移动;两国生产规模报酬不变;资源充分利用,两国国内充分就业;世界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自由贸易且贸易平衡;无贸易限制。
李嘉图认为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如果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劣势较小的产品,这样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仍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
所谓比较优势就是更大的绝对优势和更小的绝对劣势,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只居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资源生产优势相对更大的产品;而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只居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资源生产劣势更小的产品。而生产相同产品的相对劳动成本上的差异也就决定了两国的贸易结构。
但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很多缺陷。第一、比较优势理论不能正确解释为什么在国际间不等量的劳动可以相交换。虽然大卫•李嘉图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其劳动价值论事不彻底的。第二、比较优势理论把国际分工看作是不受社会生产方式制约的自然的永恒范畴。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是生产力又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发展的,国际分工的实质和内容不能不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国际分工发生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劳动力、自然条件等因素对国际分工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和根本的因素。第三、这个理论把世界看作是永恒的,不变的,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和经济发展规律的。
(3)国际竞争力
1980年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和世界经济论坛  (World Economy Forum,WEF)创立了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1979年发表了《全球竞争力报告》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GCR)。该报告建立了一系列指标体系对世界经济进行了全面的估计,成为世界上最为广泛认可的竞争力排名。WEF和IMD提出了支持企业家精神、社会进步、私人投资等来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并分析了八个具体的产业竞争力状况。这个评价体系是研究国际竞争力的方法论基础之一,为研究中国电信业的国际竞争力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纵观中国理论界,系统研究竞争力的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强,与之不相称的竞争力理论问题引起了中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以竞争力统计研究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大学的赵彦云教授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以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了独具匠心的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以竞争力理论和实证研究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金暗教授的《竞争力经济学》、和《中国企业竞争力检测报告》。金暗教授提出对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并不是简单地对产业竞争的实际结果进行客观描述,而是需要挖掘出其中影响或决定特定产业竞争力的因素。金暗教授全面系统的研究了产业竞争力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实证方法。金暗教授的研究成果为研究我国竞争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系列报告也颇具影响力。这些研究为分析中国电信业的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