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中姚木兰的双重性格分析(3)
时间:2017-04-01 13:18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林语堂把其理想中的女性美都置于木兰一身。他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4]可见,木兰的各种理想品质,都完美地体现了林语堂的女性观。他受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为了向西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而创作了《京华烟云》,因此他塑造的人物形象是“集东方女性美与西方女性价值观于一体的多元化理想形象”[5]。 姚木兰的父亲姚思安精通中国的道家之学,同时对西方的科学有着极大的热情。他受一些西洋观念的影响,把木兰向“新式儿的女孩子”这个目标教养。他让木兰接受西洋文化知识,并和她一起讨论天足、不裹脚、男女平等、现代教育等问题。因为父亲的坚持,在那个绝大多数女子还裹脚的时代,木兰是一双天足。木兰不仅有着“摩登”思想,而且还有很多其他女子没有的本领。父亲教木兰收藏和鉴赏古玩、吹口哨、唱京戏,送她去天津的教会学校读书。她应父母之命嫁给了曾荪亚,虽顺其自然以抚平心中的伤痛,并努力做个贤妻良母,但她仍不忘在自己圣洁的爱情殿堂里为真正爱着的立夫留了一片净土,从心底里向往自由和开放。 荪亚知道木兰的追求就是真实,木兰是一个想到做到的人。他说木兰是一个妙想家,他也喜欢这个妙想家给他带来的各种新奇的思想和事物。分家产时木兰用“公道”解决了“公平”的问题,这也让曾家和荪亚对她更为信服。木兰懂得什么是幸福——夫妻之间的相互理解便是幸福,同样,她也是以这样的理解去解决丈夫的出轨问题。木兰打扮鲜亮地约请曹丽华,面对艺专的年轻时髦的曹丽华,她依旧表现出应有的温柔,并用对荪亚高雅的称呼和自己特有的气质轻易地打败了情敌,又巧妙地在父亲帮助下请曹丽华到家中做客。这场婚姻危机的处理,看似简单,其中却深藏木兰的良苦用心。正是她对丈夫的理解,并用其特有的气质和魅力感染丈夫,使得其与丈夫达到了较高层次的和谐。 木兰在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同时又是一个标准的具有传统观念的女子。她在走失复归后,就被看作是个能独立负责的成年女儿了,需要无声地忍受哥哥的欺负,担当起照顾妹妹和弟弟的责任,这都是传统的女孩子需要做的最基本的事情。 事实上,无论智慧还是知识,姚木兰只是应用在家庭之内,她有极好的文学知识和涵养,却没有用于创作和教书育人;她熟悉药理药性,却只用来安排螃蟹和柿子不能一块吃,以及在熬花生汤时放点儿碱。她在商人家庭长大,十分精明,却只展示其妙想,没大展商才。这都是那个时代所必然的要求。尽管那个时代很多女子已经走出了家门,能够上学读书,还有的女子介入了社会工作,但更多的女子仍是在读书之后回到家庭,把她的知识和智慧用于家庭的经营,相夫教子,成为丈夫的贤内助。从这个角度来看,姚木兰又是一个具有传统思想的女性。 木兰闲适淡泊的人生态度与作者对道家的追崇不谋而合。姚木兰的父亲淡泊名利、蔑视世俗礼教、追求恬淡自适,喜欢“在生活上能贴近大自然的运行节奏”,是“一个真正道家的圣贤”[6]。木兰从小跟着父亲学习,许多与旧式女子不同的地方都是源于父亲,她受父亲的思想熏陶最大,潜移默化中就与之相似。她所嫁的并不是自己最爱的那个人,却能自己从心灵的深渊中寻找平衡,她所使用的办法,无外乎顺其自然想开了去。当知道自己的丈夫荪亚有了外遇,她还能镇定自若,并主动跟丈夫提出为他纳妾,这都足以见她的豁达与大度。荪亚意识到错误并决心改正后,她又转换角度寻找自身的不足,为了家庭和婚姻,愿意改变自己一直追求的理想生活。姚木兰“身上体现出来的闲适自然的人生态度,正是林语堂所倡导并追求的“闲适”人生的哲理内涵,也是林语堂女性观中最重要的部分”[5]。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