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降D大调“雨滴”前奏曲》的悲情色彩
时间:2020-05-17 11:46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摘要《降D大调“雨滴”前奏曲》,是肖邦前奏曲集中的第十五首。对《“雨滴”前奏曲》的悲情情色彩进行分析,不仅能丰富肖邦钢琴曲的理论研究体系,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对肖邦钢琴曲的了解。本文以研究《“雨滴”前奏曲》的感情色彩为题,介绍肖邦生平、二十四首前奏曲及《“雨滴”前奏曲》的创作背景和前奏曲的起源与发展,阐述肖邦《“雨滴”前奏曲》的悲情色彩,并从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声以及演奏技巧等方面对“雨滴”前奏曲的悲情色彩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得出文章结论。49128 毕业论文关键词:肖邦;“雨滴”前奏曲;悲情色彩 Analysis of Chopin's "D flat 'raindrop' prelude" tragic color Abstract "D flat 'raindrop' prelude" is the first fifteenth concentrated Chopin prelude.On the "raindrop" prelude "tragic love color analysis, not only can the theory system of rich Chopin on the piano, but also conducive to further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Chopin on the piano. The emotional topic research "," raindrops "prelude", introduce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hopin's life, 24 Preludes and the "raindrop" prelude "creation background and the prelude, described Chopin", "raindrops" prelude "the tragic color, and from the musical structure, mode, tonality, harmony and musical skills and" raindrop "prelude to the tragic color of concrete analysis,finally, it draws the conclusion. Key words: Chopin "Raindrop Prelude" sadness 目 录 摘要Ⅲ AbstractⅢ 目录Ⅴ 序言1 一、前奏曲与肖邦的介绍-1 (一)前奏曲的起源与发展1 (二)肖邦生平和肖邦前奏曲概述-2 二、《“雨滴”前奏曲》的悲情色彩-2 (一)《“雨滴”前奏曲》的创作环境体现出的悲情色彩3 (二)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声以及演奏技巧中的悲情色彩-3 参考文献7 序 言 肖邦,出生波兰,钢琴家、作曲家,奠定了西方音乐史的发展基础。然而不同于西方的其他作曲家,肖邦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钢琴音乐,他的诸多作品都洋溢着强烈的的民族气息,以及标新立异的浪漫抒情风格。旋律优美流畅,擅长使用倚音、颤音,并且使它们与旋律融为一体。肖邦也从不忽视伴奏织体的编创,适当的伴奏织体可以弥补旋律缺乏的情感。肖邦一生都继承了和发扬了欧洲古典音乐,既追求古典又力求创新,希望能打破钢琴音乐的固有的传统,优美的词曲,抒情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都使浪漫主义音乐光彩夺目。《降D大调前奏曲》体现出了肖邦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气质,因作品中贯穿性地使用持续音降 A(或升G),也被称为《“雨滴”前奏曲》。本文试从当时的创作环境,以及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声分析和演奏技巧来分析《“雨滴”前奏曲》中的悲情色彩。 一 前奏曲与肖邦的介绍 前奏曲的起源、发展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期间出现了众多作曲家,而肖邦对其影响最为深远。从研究肖邦生平以及对其前奏曲的概述,初步了解肖邦前奏曲。 (一)前奏曲的起源与发展 十五、十六世纪,“前奏曲”开始出现,曲式无固定性,篇幅较短,随后渐渐变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前奏曲”最初作为引子出现于组曲前,是由管风琴或琉特琴作为一种“开场”式的即兴演奏而来。十七世纪左右,音乐大师巴赫也创作了很多前奏曲,但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曲式,他的 “前奏曲”依然暗含即兴或引子的意。属于大型曲目的附属,充当着组曲和套曲的前奏。直到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兴起,作曲家逐渐发展了这种音乐形式,并将其独立为一种体裁,并将前奏曲、组曲、赋格、合唱等连结成统一的套曲。如《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p.28),是肖邦创作于十九世纪前期的钢琴音乐作品,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