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可靠性国内外研究现状(2)
时间:2017-04-18 20:31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在系统建模方面,为正确反映系统中各元件的运行模式及相互间内在联系,准确描述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必须将许多因素都考虑进来,这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献[18, 19]研究了负荷模型对可靠性评估结果的影响;文献[20]基于条件概率方法,研究了元件老化失效的建模问题;文献[21]研究了时间相关现象和气候条件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指出气候形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气候因素可能本身存在内在的相关性,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将使问题变得非常复杂;文献[22]系统地研究了多类 FACTS 元件的可靠性模型及其最优配置;文献[23]探讨了基于实时运行状态的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问题。如何寻求快速有效的计算方法,提高模型精度并减少计算量,以达到最优效果,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可靠性基础数据统计方面,数据统计是开展系统可靠性评估的重要基础,评估结果实际价值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数据的可信程度。可靠性基础数据主要靠调查获取,主要调查对象应包括元件可靠性参数、用户停电损失等。国外对可靠性基础数据开展统计工作已有多年的历史,NERC 等机构会定期公布统计数据。随着对可靠性重视程度的日益增加,我国从 1983 年也开始进行可靠性基础数据的统计,目前这一工作由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已制订了几个统计规范,每年 5 月份定期发布当年可靠性指标。用户停电损失调查国外也已取得一系列成果[24-26],而我国这方面的工作还未有效开展。当然,统计所得的原始数据还需进一步处理才能很好地应用,当前可靠性基础数据研究工作的现状是重统计、轻分析,在数据不全或存在较大统计误差的情况下,如何用好现有的数据是非常关键的。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基于风险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在电力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电网运行可靠性评估、预警和决策理论的探索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27-29]。美国于 1999 年成立了电力可靠性技术方案协会(CERTS),开展了电力市场环境下提高电网可靠性和加强电力市场效率的研究,试图借助先进的实时测量技术,即广域测量系统,将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电网调度控制中心,以达到实时评估大电网可靠性的目的。我国在 2004 年启动了 97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提高大型互联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基础研究”。此项目围绕提高大型互联电网运行可靠性的目标,从大规模电力网络特性和大面积停电机理,大型互联电网分布式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大型互联电网在线运行可靠性评估、预警及决策理论,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和输变电设备可靠性的关键技术等四个方面开展基础理论和系统性的关键技术研究,建立电网运行可靠性的理论体系和新的分析方法,为提高大型互联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实用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