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甜味剂糖精钠检测研究(3)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物理论文 >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甜味剂糖精钠检测研究(3)


1.3 表面增强拉曼效应 拉曼光谱是在拉曼散射效应基础上产生的分子振动光谱,从中得到分子特征结构信息以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1928 年,印度科学家 C.V.Raman 与俄罗斯科学家 G.S.landsberg 和 L.I.Mandelstam 先后在晶体及液体中发现了拉曼散射效应[14];1974 年,Fleishman[15]等发现在粗糙银电极表面上吸附的单分子层吡啶有异常强大的拉曼光谱信号,这一现象称为表面增强拉曼效应(SERS);1977 年,Vanduyne[16]等证实了每个吸附在粗糙银电极表面的吡啶分子的拉曼信号比溶液中的拉曼信号强约 106倍。由此,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诞生。
1.3.1 表面增强拉曼效应的基本机理  表面增强拉曼效应其基本机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化学增强机理和物理增强机理。化学增强(CM)有化学键效应:增强因子为 103 [17];电荷转移效应:增强因子为10~103 [18]。化学键效应的形成受吸附分子相对于金属团簇表面的方向、吸附分子化学吸收的局域对称性与成键附近的相关分子振动模式等因素对吸附分子与金属的复合与成键的影响。若吸附分子与金属之间发生电子激发,则产生电荷转移效应。其表面等离子体模式随着转移电荷的量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表面增强拉曼的强度。化学增强往往通过电荷转移效应增强了拉曼散射信号。物理增强主要由于外加电场使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引起表面局域电场的增强实现表面拉曼信号的增强。其中,电磁增强机理对表面增强拉曼效应起到主要作用[19]。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