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文化孕育下的贝多芬音乐(3)
时间:2020-07-11 21:05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德国被康德引入了哲学的道路,因此哲学变成了一件民族的事业。一群出色的大思想家突然出现在德国的国土上,就像是用魔法召唤出来的一样。”[4]p46 康德哲学的中心是探索“人类、命运、世界、道德、上帝、大自然”,如果说康德用哲学这一抽象的枯燥的概念表达了自己的思想,那么贝多芬就用音乐流动的旋律将这样的主题自然流畅的表现了出来。从贝多芬的音乐中读到的是壮美的旋律和庄严的和声,是大气磅礴的豪迈,仿佛李白《将进酒》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浑气魄。贝多芬之所以可以走出这样一条辉煌的音乐之路,正在于他音乐深刻的完整性、统一性,即时代性,他的音乐散发出的不是幻想的迷烟,而是不向命运低头的强大生命力的召唤。 (二)贯穿其音乐始终的黑格尔辩证法 如果说康德是贝多芬的精神导师,那么黑格尔辩证法则为贝多芬哲学式音乐的创作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黑格尔抽象的思维哲学体系与贝多芬音乐化哲学体系是那个时代两匹并驾齐驱的黑马。 正如黑格尔所说“没有人能够超出他所属的时代”。贝多芬的音乐也是如此,它是对时代特色、对时代精神的深沉思索。二者虽然代表了不同的领域,然而就像爱因斯坦所说,音乐和物理学起源上是不同的,但却被共同的目的联系着。这里谈论贝多芬音乐与黑格尔哲学亦是如此,所谓殊途同归。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在思维逻辑、气质风骨等方面用不同的方式共同抒写了当时德国的时代精神。 为什么二者会有如此高度的精神认同感,这或与他们同样悲惨的生命历程息息相关。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危机所经历的痛苦和黑格尔在法兰克福危机所经历的痛苦,已经超越了个人命运本身,而是上升到当时德国古典文化,是对时代、对宇宙人生的痛苦的壮美宣泄,好似歌德的《浮士德》。我们说,贝多芬音乐的魅力在于他将生命中的每一段痛苦都转化为力量,跳出自我的生命牢笼,站在人类和时代的高度,在否定之否定中顽强地前行。每段痛苦都将是一次精神的极大斗争,他也有过自杀的念头,然而,他思想中的矛盾体不断地抗争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运转的过程,正是他独特的音乐感受孕育的过程。也正是在矛盾的对立、痛苦的抉择过程中才能显现人格的伟大与坚毅,用黑格尔的一句话总结贝多芬与苦难斗争的过程便是“生命是向否定以及否定的痛苦前进的”。也正如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所说,“没有绝对的静止,只有绝对的运动,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马克思的发展观进一步发展了黑格尔的思想,事物处在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中。如果立足于人的思想或作品从孕育到形成的角度来看,那么的确如黑格尔所说,没有人能够真正超越他所属的时代。而如果要想让其在历史长河考验中经久不衰,那它必将要适应不同时代主题与特色。贝多芬用他的一生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贝多芬音乐作品的诞生确是当时德国时代的产物,是德国古典文化的产物,但在社会不断前进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综合发展的需要,贝多芬音乐的内涵也在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始终带着时代的印迹,在每一个时代都发出强有力的声音,都展示一种哲学式音乐风采,引导着每一个时代人们的思考,撞击着人们的审美思维。这也可以有力地诠释“与时俱进,传承文明”。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