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范小青短篇小说中的“城乡差距”(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范小青短篇小说中的“城乡差距”(2)

但是在范小青的作品中有另外一群人,他们刚进入城市就切肤的感受到城市带给他们的疼痛,但是这种疼痛在范小青的文字描述中只是让我们感受到无能为力,在《我就是我想象中的那个人》这部作品里,范小青就给读者留下了这种深刻的印象。主人公老胡不似范小青其他作品里的人物那样后知后觉,他是比较敏感的一类农村人,所以对于城市人的不友好感受地也更为深刻。当他花了二十块钱买了一辆二手车,心里美滋滋的时候,下一秒钟就被居民逮住认为他是个偷车贼。虽然事情得到解决了,但是这件事一直是他心头的一个秘密,压得他无法正视自己。他在城市里辗转,无论工作单位出了什么样的偷窃事件,他都会觉得别人在怀疑自己。最后范小青用一种传奇性的感觉来表现老胡的最后转变,他已经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厨子了,但是城市给他的不安全感仍旧让他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他的精神世界已经崩塌,竟然将一位杀人犯的经历安在了自己身上。他已经完全迷失了自己,他认为在这个城市里,在他的生活圈子中,只要是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就一定会有人怀疑到自己身上,连他自己就认为这种怀疑是理所当然。范小青在这个故事的处理上,带有一定的传奇性色彩,老胡的老婆孩子在听了老胡的“杀人经历”后,在第一时间里的表现竟然是向后退。她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迷失了自己的,老胡的妻子是和老胡从小长到大的,他在听了这个荒唐的故事后,第一时间竟然是相信的,没有了判断是非的能力。老胡的经历是有些惨烈的,他应经在城市有了一席之地,但是他却真正的丧失了自我,尽管他最后对着女儿说,“我不是杀人犯,我是厨子,大厨子!”[3](p53)但是这样的呼喊是为了什么,我们不得不反思。源'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

老胡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了厨师,然后将自己的妻子女儿接到了城市,并且将女儿安排进了城市的学校。他完成了打工者们最大的心愿,这样努力踏实的一个人,在这座城市里所承受的痛苦没有人能理解,甚至连他自己都理解不了。范小青的作品里这类看似扎稳脚跟的农村人,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满足快乐,他们的内心的苦闷得不到排解,在一种游离的精神世界里,找不到出口,这不得不让人反思。

在范小青的写作中,这种迷失感不仅仅存在于进城打工的农民身上,同时也存在于城市中已经确认身份的人身上。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一部分农村人在城市扎根之后,随着时间的沉淀,他们已经是城市中的一员。当他们自居为城市人后,便会想法设法地去改造新近的农村人。“范小青对生活的组织就使用了传奇性这一方法。但这种方法她不是用来描写人物的传奇色彩,而是用这种方法表现生活的戏剧性和偶然性。”[2]《这鸟,像人一样说话》中的刘老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将近八十岁的老人,却自诩为小区安全的守护者,审问走进小区的每一个外来人。他是如此的精明,能听出宣梅的男朋友苦心练习的本地话是假的。然而一场失窃案之后,这位地地道道的城市本地人,却再也说不出他引以为傲的本地话了,他脱口而出的地方方言只有方言专家才能鉴定出来,竟然是一个只有一千多人说的西部小部落的语言。范小青以一种戏谑的方法使一个有些骄傲的本地人变成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人,“作者用这期出人意料的事件为读者营造了充满想象的空间。”[4]这部作品里也一直充斥着关于“外地人”“本地人”的讨论,但当刘老伯的转变一出现,这种讨论就显得模糊滑稽了。刘老伯是迷失自己,还是找到了最初的自己,这只有靠我们细细去品。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