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特点和当代发展(2)
时间:2017-04-25 18:53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那些为了生存远走他乡的人会想念自己的爱人,而留在家乡的爱人也同样日夜思念着自己远走他乡的亲人。这种两地相思却不能相见的情感就成了马帮歌谣的主旋律。马帮的歌谣主要由“留郎—送郎—等郎—思郎—盼郎”等内容组成。流传于密祉地区的马帮歌谣的代表作有《月亮出来亮汪汪》、《放羊调》、《送情郎》等。1947年尹宜公先生在云南弥渡县民歌《月亮出来亮汪汪》和《放羊歌》的基础上,经过改编和填词创作出了这首被大家所熟知经典民歌《小河淌水》。 (二)《小河淌水》表现的情感 《小河淌水》是马帮歌谣的产物,具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情感。口语化、生活化和民间化的歌词再加上简单的音乐结构让这首民歌能更直接的打动人心。这首歌曲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是借景抒情,以物传情,表达了青年男女对爱人发自内心的呼唤。表现的是一位阿妹望月抒怀,思念自己心爱的阿哥的美好情感。把对阿哥的想念化成了令人心醉的歌声,让小河的流水载着阿妹浓浓的情谊流向阿哥的心里。全词营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远方的亲人、明亮皎洁月亮和清澈的小河仿佛一幅感人的画卷。阿妹望月是静态之境,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是动态之境,静态和动态相结合,令人回无穷。恋人之间的情感就在这意境中慢慢地呈现出来,青年男女即兴演唱,优美的歌声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思念,简单易懂的歌词是他们最真诚的表达。他们的爱情就像小河的流水一样绵延不绝。 二、《小河淌水》的艺术特点 (一)简洁而不简单 《小河淌水》全曲只用了五个音,由五个乐句组成。这首歌曲的曲调在高音部分和中音部分相互呼应,相辅相成。简洁的旋律使得乐句与乐句之间都能够紧密联系,彼此相呼应,歌曲的旋律如同小河的流水一样,清澈透明,绵绵流长,突出了云南民歌简洁而不简单的特色。 《小河淌水》以6123四个音为基本素材,然后再用最简单的手法把这四个音组织起来。整首作品的第一乐句就是将这四个音颠倒过来并延长的重复一次。第二乐句就是第一乐句下面五度的自由模进,由于在第二乐句中使用了延长音,所以整首歌曲的咏唱性和抒情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最后一个音也落在了调式主音上,这样就形成了第一乐段。接下来的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在这时候旋律突然间往上扬起,主音八度跳进后又连续两个四度跳进,让这首歌曲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第三乐句和第一乐句相比只有两拍的音不同,然而正是因为这两个音的变化,才让歌曲的情感犹如在平静的河面上突然泛起了浪花,形象的表达了阿妹对阿哥的深深的思念之情。第四乐句中“哥啊,哥啊,哥啊”三声发自内心的呼唤则深化了阿妹真挚的情感,把整首歌曲的感情带到了最高潮。第五乐句则是第三乐句的完全重复,但是由于速度的减慢,力度的渐弱,情绪也趋于平静,最后终止在了主音“羽”上,让整首歌曲余音袅袅,荡气回肠。 简洁明了的歌曲结构和作曲技法带来的是不简单的音乐感受,简单的歌词表现出来的内心最动人的情感,这就是《小河淌水》的艺术特点之一,也是云南民歌的特点。 (二)清新而纯朴 《小河淌水》是云南地区的民间音乐改编而成,它来源于民间,出自云南人民的生活当中。民歌是当地老百姓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他们的表达方式都是最直接的、最自然的,要传递的情感都是纯朴的、真诚的。没有复杂的歌词,也没有复杂的旋律,更没有繁琐的作曲技法,它的一切都是来自广大劳动者的内心。清新的歌词和简单而真诚的感情可以直接进入人的心灵,再加上简单的旋律,让人感受到了内心最深处的一份清新而纯朴的情意。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