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对田园诗的创新以《四时田园杂兴》为例(2)
时间:2020-07-30 20:32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两宋时期,太湖流域的农业生产已经占全国粮食生产的很大比重,随着北宋的灭亡,大量北方流民进入南方,以常州,无锡,平江府,秀州,杭州为代表的太湖流域广大地方既是高宗朝廷南逃路线,又是大批移民落脚定居的首选之地。有资料表明,江南地区的移民迁入位居南渡移民迁入前列,而太湖流域则更是江南地区最为密集的。大量移民的迁入一方面对耕地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耕地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为农业高度集约化经营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在政策的鼓励和人口的压力下,当地农民改造开发低洼地,垦殖草葑茭荡及退滩沙凃,耕植荒山土丘,向山争地,向水争地,使可以耕种的土地面积得到了明显的增长。“膏腴沃衍,无不耕之地”。[4]在这一过程中当地人民结合实际发挥才智,开辟各种途径,创造出许多新的耕地样式,如:沙田,塘涂田,围田、湖田,葑田等。在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明显依据。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 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其十九) 1.葑田是江南水乡人民在于水争田过程中的出色创造,北宋蔡宽夫指出:“吴中坡湖间,茭莆所积,岁久根为水冲荡,不复与土相连,遂浮水面,动辄数十丈,厚亦数尺,遂可施种植耕凿,人据其上,如木筏然,可撑以往来,所谓葑田是也”。[5](p378)王桢《农书》名之为架田,称其:“既无旱漢之灾,复有速收之效,得置田之活法。”蔡氏所说葑田,最初是自然形成的,当地农民受其启发,有意“以木缚为田丘,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故谓之葑田。[5](p378)范成大在其诗中所展现的正是这样一种新的土地利用方式。 2.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南宋时期太湖流域的土地规模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而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又使土地的亩产能力的到增强,从而共同推动了太湖流域粮食生产在整个南宋王朝的中心地位,谚曰“苏湖熟,天下足”并非妄言。在范成大组诗中我们同样可以找到太湖流域农业集约化生产的印记。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尽力,丁男长在踏车头。 (其三十)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 稻根科斗行如块,今年田水一尺宽。 (其廿六)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其廿七) 这三首诗中可以看到太湖流域在南宋已经出现了稻麦两熟制,二麦复种制。两熟制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太湖地区普遍的亩产量在三石左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南宋,南迁北人从喜好面食出发,当地南人从土地效力出发,竞相种麦。加之宋代“佃户输租,只有秋课,种麦之利,独归客户”。[6]的优惠政策。小麦和水稻的轮作方式形成,大麦、小麦亦同种植。高田种麦,低田种稻。水旱轮作的耕种体系离不开人的勤劳力耕,新工具的出现也有重要的作用,诗中出现的便是当时较为先进的一种水车:龙骨水车(翻车)。它不但可以用在临水地段,倘有足够的车水劳力,所汲之水可达到三丈以上的高旱之田。精耕细作的开发方式,加之地力的长期培育,南宋时期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粮食生产中心,所谓:“苏、常、湖、秀,膏腴千里,国之仓庾也”。[8]范成大长期生活在吴中地区,对于太湖流域的农业开发自然十分熟悉,采集相应片段入诗,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真实鲜活的耕种图景。 3.在传统种植业创新发展的同时,南宋太湖流域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则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如棉麻桑蚕业,茶业,果蔬种植业,渔业等都迅速发展,这在组诗中亦可参照。太湖流域历来是中国纺织重镇,号为“衣被天下”在组诗中关于蚕桑方面的亦不少。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