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币机械生产车间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研究(5)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造币机械生产车间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研究(5)


2  制造企业的信息管理概述
2.1  制造业生产模式
近3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以及近几年全球化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世界制造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导致制造业生产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0][11]
1)少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
18世纪后半叶由于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发明而引发“工业革命”,出现了制造工厂,标志着制造业生产模式开始从以手工作坊单件生产转变为以机械加工和分工原则为中心的少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生产的模式不可能很大,产品的设计、加工、装配和检验基本上由人来完成,产品的品种比较单一,生产的效率也比较低。
2)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模式
19世纪电气技术的发展,开拓了机电制造业的新时代。20世纪20年代福特洗去了惠特尼的“互换性”和“大批量生产”以及泰勒的“科学管理”等科学思想,将当时电气化、标准化、系列化技术与机械传送技术相结合,开创了刚性自动流水线,开创了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模式,又称之为“福特模式”。其技术特征是:作业标准化和专业化、塔型多层次的垂直领导和严格的生产节拍控制。这种生产模式大大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经济产品,促进了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显示出制造业的强大威力。福特汽车公司市场的大量汽车迅速普及到家庭,反过来又促进了整个工业的发展。
3)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模式
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模式在制造业占主导地位近100余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企业在政府的干预和协调下,针对日本市场小,缺少资金和原材料等实际情况,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大力地改革,大量引进和采用高新技术。以丰田公司为代表的日本企业在考察了福特汽车公司后,根据自己的国情,采用准时制生产、成组技术和柔性生产线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等单项先进的制造技术,开创了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模式的先河。其典型特征是以人为中心,以简化为手段,以“尽善尽美”为最终目标,又被称之为“丰田模式”。这种生产模式使日本的汽车、家电、钢铁、微电子产品等以“质量高、价格低”的优势迅速占领世界市场,带来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的崛起。美国制造业霸主地位受到威胁,感受到危机,美国学者对日本的制造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其归纳为“精益生产”模式,认为目前制造业正在由大批量生产模式向精益生产模式转变,这种生产模式不仅对制造业,甚至还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12]
2.2  现代制造业面临的外部环境
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趋势,将制造业的产品生产、分销和成本效益等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制造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是:① 交易往来分散而多样化;② 交易金额庞大而多币化;③ 交易要求多变且更苛刻;④ 交易客户和供应商全球化。
由此给制造商带来的挑战是:① 客户要求“个性化”的价廉物美产品;② 供应商要求更长的交货提前期和更快的货款支付能力;③ 竞争对手使用价廉劳力和采取不符合规范的销售策略;④ 信息时代要求更加准确过滤和有效利用飞速产生的大量信息。
面对挑战,无论是流程式还是离散式的制造业,无论是单件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少品种重复生产还是标准产品大批量生产的制造企业,制造商们都采取了弹性的制造策略及其相关的制造手段,即通过改进需求预测方法,进行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的模拟,以多种合理的产品制造方法与技术,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