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传播进程中的受众研究(4)
时间:2017-04-30 09:39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图Ⅰ:中国网民学历结构(来源:CNNIC) 在网络应用方面,2013年,作为第一大网络应用的即时通信等新媒体的网民规模呈继续上升的趋势;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还有电子商务类的应用工具;互联网传统应用类型,如论坛/BBS、电子邮件等的使用率呈持续走低趋势。 从CNNIC最新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分析可知,近3亿网民的学历水平在初中及以下,占网民总规模的近半壁江山,而且这一低学历网民群体规模还在不断扩大。Web2.0、Web3.0网络应用方式的交互性强,信息在网民间相互分享已成为网络传播常态。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兴起,各路信息在网络间自由流通,并借助“裂变式”传播方式造成舆论强势。技术赋予网民“公民记者”的权利,然而,网民群体素质的参差不齐又对公民依法行使自由权利构成了极大地威胁。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健全的网络规范,低水平的网民素养,多样化的网络应用,给网络谣言的传播扩散带来可乘之机,对谣言的防治也构成了潜在的压力和挑战。 二、网络谣言传播进程中的受众行为特征 谣言传播过程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受众在各阶段存在着不同的行为特征。依谣言传播过程中受众表现出的不同行为特征,笔者将谣言传播进程分为五个阶段,即谣言传播潜伏期、发展期、高峰期、衰退期、拖尾期。 (一)谣言潜伏期:受众轻信谣言 受众参与并加速谣言传播的根源在于“相信”谣言,这也是谣言得以存在和生长的生命力源泉。受众轻信谣言有其自身认知和利益关联,同时也与社会信息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国著名政治家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于20世纪20年代在其论著《舆论学》中提出信息环境的论断。后来,日本学者藤竹晓根据李普曼“拟态环境”假说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媒介提供的信息不仅是人们感知外部世界变化的重要渠道,也是改变人们观念态度,并且通过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进而达到改变客观现实的目的。现实环境越来越信息化的同时,信息环境也越发环境化了。 2014年3月8日马航客机(MH370)失联事件发生后,马航官方第一时间发布的消息量少而含糊。其他媒体,尤其网络媒体发布的多数信息或无用、或虚假、或东拉西扯。一时间,谣言四起,莫衷一是。诸多网络媒体为了回应民众的急切关注,在信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开始传播没有价值的、未得到确认的甚至虚假的信息来文持舆论热度和点击率。 新华社微博@新华视点 3月8日11:27发布微博称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信号已被越南搜救人员在越南南部海域发现,很快,这条微博被转发549次,评论127次。在随后的12:11分,@新华视点 再次发博援引越南、网络媒体Vnexpress的报道,称搜救人员在越南金瓯省西南120海里处发现失联的MH370客机信号。该微博又被转发246次,评论95次。28分钟后,@新华视点 又发布微博:越南海上搜救部门称“越南媒体报道中发现的信号位置是MH370失联前的最后位置”。该微博再次被大量转发和评论。 在信息环境的强效影响下,受众特别是网民,越来越相信媒介信息,越来越依赖媒介,马航事件中受众群体围观并参与谣传就是很好的证明。同时,由于网络把关人角色的模糊和相对“分化”,以及网络信息的庞杂,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和匿名性,加之网民整体的媒介素养不高,使得潜伏在网民中的谣言快速萌生。马航事件中,新华社、路透社、法新社、美国雅虎新闻、今日俄罗斯、《人民日报》等媒体,在没有充分调查和验证的情况下,轻信新闻网站Vnexpress、TuoiTre等消息来源,导致虚假信息的传播和泛滥。 在这些信息发布及传播过程中,受众囿于个人力量的有限,无法通过个人调查来验证信息的真伪,诸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发布的消息成为受众关注马航信息的“稀有”渠道,网民间相互分享,以讹传讹。 (责任编辑:qin) |